中新網4月3日電 以節約能源為宗旨的消費稅調整,確實對消費者的購車意向產生了一定影響,尤其對大排量豪華車市場震動更大。但大排量豪華車和SUV的市場份額畢竟很小,《人民日報》載文指出,消費稅調整真正考驗的是汽車企業成本控制力。
目前,占市場份額80%以上的是1.5升以下汽車。新政策實施后,1.0升以下的小排量車稅率仍然為3%,1.0~1.5升的消費稅較之前下降2%,由于車價不高,后者減少的稅費最多也就3000元,不會對消費者產生太大影響。
不過,與國外消費稅在流通環節征收不同,中國汽車消費稅是價內稅,是由企業先行代繳的。考慮到目前汽車市場白熱化的競爭態勢,稅率調整給企業帶來的額外成本,并不一定會直接反映到車價上。畢竟,如果在新消費稅實行后,競爭對手在是否提價這個問題上步調不一致,同一細分市場中不同車型競爭力的天平就會發生傾斜。這可是企業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
近些天,不少企業都在就新的價格策略進行探討。一些企業放出即將提價的風聲,但更多的企業持觀望態度。以東風悅達起亞為例,原本2.7升嘉華計劃在3月30日上市,但新消費稅頒布后,上市時間被推遲到了4月6日。因為消費稅調整后,2.7升排量的車型稅率提高了4個百分點,以單車預計售價23萬元計算,企業的成本提高了近9000元。而對于競爭對手廣州本田2.4升奧德賽和2.5升別克GL8來說,稅率調整帶來的影響只有1%。如果在定價時加入成本上漲因素,難免會對嘉華的競爭力造成影響。
消費稅調整真正考驗的是汽車企業成本控制力。對于那些管理精細、國產化程度較高、能自行消化成本上漲因素的企業來說,面對售價是否上調的選擇顯然要從容地多。而那些利潤率已經很低的企業,無奈之下提高售價,市場份額必然會受到擠壓。從長遠看,汽車企業競爭格局勢必會發生改變,這恐怕是消費稅調整的另一層深意吧。(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