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三十一日電 (記者 吳慶才)北京市今天下發《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首次明確提出,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
“意見”提出了“三個允許”,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公用事業和城市基礎設施領域。包括軌道交通、公路、供水、供熱、污水及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事業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
允許非公有制資本進入社會事業領域。包括教育、科研、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領域。民間資本可獨資辦學;符合條件的民辦醫療機構可以進入社會醫療保險體系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各類壟斷行業和領域。對其中的自然壟斷業務,非公有資本可以參股等方式進入。對其他業務,非公有資本可以獨資、合資、合作、項目融資等方式進入。此外,非公有制企業還可按有關規定參與軍工科研生產任務的競爭以及軍工企業的改組改制,參與軍民兩用高技術開發及其產業化,并享受同等政策待遇。對于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改組改制,可在遵守國家政策并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參與。
北京市發改委中小企業處處長郭俊峰表示,“意見”出臺的最大意義是,為非公資本擴大投資領域營造了公平的市場準入環境,真正享受到與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平等的待遇.
“意見”的出臺受到了眾多民營企業家的歡迎。某私營公司老板趙建國激動地說,意見的出臺使我們揚眉吐氣,從此不再是“三等公民”。
據統計,截止二00四年,北京市非公有制經濟市場主體共有六十九萬戶,從業人員四百六十一點九萬人,創造的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的百分之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