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道,2006年是中國地產行業發展關鍵性的一年,作為國民經濟支柱行業的房地產,宏觀調控的習慣性動作將使中國地產面臨新一輪的行業洗牌格局。如何通過創新來實現市場突破,構建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成為了房地產行業關注的核心話題。
3月23日“新浪2006年中國地產創新峰會”上,相關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就地產行業前瞻性話題進行了探討。
“從中國的國情出發,開發商應當要調整住房的供應結構,重點發展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嚴重控制大戶型和高檔住房”。國務院發展部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應該從長遠的角度、從資源環保角度看,既滿足了人們不斷提高的住房需要,又能夠繞過資源的約束。
“不能忽視房地產行業存在的巨大需求! 建業住宅集團(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葆森認為,按照國民經濟發展綱要來看,2020年城市化率要達到55%,現在才40%多一點,幾乎每年平均提高一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每年將有7億至8億平方米的需求。由于巨大需求的存在,供求關系矛盾在短期內是不可能得到解決的,將一直保持求大于供這種局面。
胡葆森認為,在這樣大背景下,由于國家房地產行業的效率和自身拉動的效率,在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作為國民經濟自主產業也好,作為朝陽行業也好,這種趨勢是不可逆轉的。開發商為什么信心這么足,就源自于此!
“我主張擴大供給。”中房集團總裁孟曉蘇先生如是說,“中國的居民到底有沒有住房需求?如果沒有,就不要生產,我們就趕快關門。如果有,我們就要討論這種生產是需要的,也會拉動經濟。”他表示,中國還有旺盛的需求,有能力帶動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的增長!
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大用認為,一個產業能夠做到規模很大,這個產業一定是面對著數額巨大的普通消費者!彼J為,房地產業出現了這么多年指數性增長的發展,這里面很重要的有兩個因素:一是城市居民住房制度的改革,改革逐漸到位,才會有需求;二是提供了為這個需求融資的金融服務,即房地產按揭貸款。
胡葆森認為,政府在管理房地產行業的時候,把房地產作為政治問題,經驗和手段還不夠。因為這是個只不過有15年歷史的新行業,我們國家在管理房地產行業上存在制度缺陷。政府最急需的就是盡快建立管理的制度,讓產品達到老百姓滿意的標準,讓不能造出老百姓滿意的產品開發商盡快淘汰出局,改變現在‘優不能勝,劣不能汰’的現狀。”(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