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3日電 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即將召開。由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刊載文章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制度,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的政治基礎和有效的制度保障。政治協商制度在民主參政、民主監督,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等重要方面,在三農、經濟改革、社會、文化、宗教、統一祖國等等許多重大問題上,都可以而且應該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
文章指出,中國的政治協商制度歷史,起源于抗日戰爭期間的民族統一戰線,當年國共合作下建立起來的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最后勝利的重要基礎。在民主革命期間,廣泛的社會基礎上的政治協商,社會各界的合作與支持,也是中國革命全面勝利的重要基礎。
文章說,人民政協制度是中國人民長期犧牲奮斗的結果,也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共產黨與黨外民主人士長期合作的實踐結果。
文章說,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任務中,中國的政治協商制度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重要的歷史使命。和諧社會的核心是社會各種群體的利益和諧共存、協調實現。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社會的真正穩定。同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政治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和保障。而政治協商制度正是保證這種政治局面的一項重要制度。各種群體的利益共存共榮需要協商與合作。團結社會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穩定發展也需要協商與合作。
文章稱,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加強政協工作的會議認為,加強人民政協工作,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有利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團結合作;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體現和發揮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會議指出,要堅持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人民政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認真搞好政治協商,積極推進民主監督,深入開展參政議政,切實抓好自身建設,不斷推進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善于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