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3日電 前幾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3個房地產數據,2005年前11個月,中國當年購置土地中,未完成開發土地面積近1.7億平方米,按目前水平計算,商品房的年施工面積是年竣工面積的5倍多,商品房空置面積高達1.14億平方米。
今日出版的人民日報載文指出,這很容易讓人感覺,我們正面臨潛在的住房過剩風險。而在此之前,有關部門已將房地產列入了“產能過剩”行業名單。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過剩?應當如何破解?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是否需要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積壓并不一定代表沒有市場。目前的商品房空置,并非供過于求的絕對空置,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高檔住房,而經濟適用房之類的低檔住房,則鮮見“空置”一說。
文章指出,當前大量空置房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盲目開發造成的。在一些城市中,一面是數千人晝夜排隊等候經濟適用房項目發號,另一面則是乏人問津的天價豪宅,以及千萬望眼欲穿的無房和缺房戶。
眼下的狀況是,許多地方房地產市場供應結構不合理,適合中低收入家庭購買和租賃能力的中小戶型、中低價位的住房嚴重供不應求,使得這部分家庭買不到或租不到合適的住房。因此,當前的所謂“過剩”是住房結構不合理造成的,而絕不是我們的房子多到了住不了的地步。
文章還指出,應當看到,商品房結構性過剩,是一些地方政府推波助瀾,開發商過度追逐超額利潤的結果。有關調查顯示,房地產業的利潤大大高于其他許多行業,而這與人們對房地產業暴利的印象是相吻合的。
而在房地產業內,建造大屋豪宅的利潤,又顯然大大高于建經濟適用房。可以說,在超額利潤的誘惑下,在某些地方政府的默許甚至引導下,才導致中高檔住房過剩、中低價房供不應求的結構性矛盾。
文章稱,面對這種結構性過剩,最根本的破解之道,是政府應當“歸位”。反觀前一段時間,部分地區房價非理性上漲過程中,一些具有政府背景的開發商或某些地方政府自身,在其中起了助漲的作用。而這,恐怕也不是簡單進行行政處罰就能徹底改變的,更好的辦法,應是有效控制地方政府與房地產開發商之間的利益關系。
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要不要繼續,其實已有答案。
當前對房地產業的調控,最重要的還是繼續把好土地、信貸兩個閘門,防止投資膨脹反彈。同時政府要繼續加大對中小戶型、中低價位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應,嚴控別墅等豪宅用地。
或許只有這樣,空置房面積才可能逐步回跌。而控制在合理比例范圍內的空置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場競爭,廣大消費者可以有更多選擇。說到底,房地產業要走上健康發展軌道,關鍵還是控制泡沫,規范地方政府權責利,讓房地產業在理性增長中真正利國利民。(高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