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已經實行了160多年的太平紳士制度,是一個有效的監督、視察制度。它提供一個獨立渠道,方便有需要人士提出投訴,并讓有關方面按規定就投訴進行調查、跟進工作。此外,相關的決策局或部門也可藉太平紳士提出的意見及建議,改善有關設施和服務管理的問題
一九九四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對香港的頒授勛銜及委任太平紳士制度是否應該在回歸后延續,進行了討論,與會人士認為,太平紳士制度可以保證一些熱心于社會服務及有貢獻之人士,繼續協助政府執行施政。預委會最后建議,整體而言,太平紳士制度有助于推動社會人士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委任太平紳士獨立巡視有關機構,也有利于增強對有關機構的監管,提高公眾對該些機構的信任,所以應該保留此制度。香港特區政府并于一九九七年頒布了《太平紳士條例》(香港法例510章),從而確定了太平紳士在香港回歸后的法律地位。
太平紳士制度緣于十六世紀英國
有專門研究太平紳士制度的香港友好協進會主席李東海先生介紹,太平紳士制度,緣起于十六世紀前,是英國創立的一套旨在維護社會秩序的司法輔助制度。英文名稱為:JUSTICES OF THE PEACE, 簡稱J.P., 譯意是“和平公證人”或“治安推事”,后正式譯為“太平紳士”。
在香港回歸前的港英管治時代,太平紳士系由香港總督根據《英皇制誥》第14條的規定,委任對香港社會有“重大貢獻之人士”(當然必須是親英人士,如霍英東等雖然貢獻重大也不被委任),以協助政府維持社會治安。政府遇有重大案件發生時,可指定一位或兩位以上太平紳士,作為調查專員,以示主持公道。
香港首位華人太平紳士為法院陪審員
一八四三年,香港第一任總督缽甸乍,特選了44位英國人,組織成立了“英屬香港治安委員會”,任命為第一批治安委員。后來易名為太平紳士,權力亦得到擴大。
早期被獲委任的太平紳士,幾乎全屬英國人。直至一八八三年十二月,香港高等法院首位華人陪審員黃勝先生,才被委任為第一個華人太平紳士。黃勝早期留學美國, 一八四八年回港任《香港中外新報》首任主編, 后與王韜合辦中華印務總局,翌年助王韜辦香港首份華人獨立創辦的報紙——《循環日報》。此后,又有第一位華人立法局議員伍廷芳律師、首位獲冊封爵士的華人何啟、保良局創辦人韋寶珊等一批華人被委任為太平紳士。
李東海先生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九四八年及七十年代,港英政府為了舒緩當時裁判司法庭人手不足的工作壓力,訂立《裁判司條例》,首次賦予任選兩位太平紳士組成初級法庭(即太平紳士法庭),并在聯席主審案件時,代表政府執行等同裁判司的所有權力和司法權的任務。該事件開創了太平紳士直接參與司法裁判的先河。
回歸后已委任八批太平紳士
香港回歸后,根據基本法,原有的太平紳士制度得以保留。回歸前,太平紳士是由總督任命,回歸后改由特區行政長官委任。現行條例規定,行政長官可按所規定的條款及條件,委任擔任公職的適當人士為太平紳士;政務司司長亦可按所規定的條款及條件委任其認為合適的人士為新界太平紳士。
香港回歸后的八年中,幾乎年年都有人獲委任為太平紳士。截止二○○五年七月止,行政長官已經委任了8批太平紳士,每次多則80名,少則50名左右,加上回歸前任命的,人數可謂多不勝數。據李東海先生統計,截止二○○二年七月,全港共有現任太平紳士1,172名,其中非官守太平紳士827名,官守太平紳士(凡在政府內擔任公職者,被稱為官守太平紳士)345名。而到二○○五年七月,總計有1,400多名。
回歸前,凡獲委任為太平紳士者,均需宣誓效忠英廷,回歸后則改為“維護香港法律,忠誠盡責地為香港市民效力”。
離港6個月或離開公職即終止職位
香港的太平紳士大致分為官守、非官守及新界太平紳士三種。前面講過,官守太平紳士指擔任公職的人士,其任期也只限于在政府服務期間,如果不再擔任政府公職,其太平紳士的榮銜也就自動撤銷。非官守指獲行政長官委任的其它社會人士。而新界太平紳士則屬非官守的另一類別,政務司司長就有權委任,目前的新界太平紳士多為回歸前委任的,回歸后尚未有新委任的新界太平紳士。
雖然太平紳士只是一個虛銜,一種榮譽,但也有一定的約束。《太平紳士條例》規定:有關太平紳士的撤職或請辭,行政長官可在下述情況下向當事人發出通知,撤銷委任其為太平紳士: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