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9日電 據新華網報道,世界銀行9日表示,受強勁的出口需求和投資增長的影響,2006年中國經濟前景良好,國內生產總值可望增長9.2%,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數據修正之前預測的8.7%的增長率。
世行9日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說,今年中國的出口需求強勁。企業利潤和信貸的變化表明,今年中國投資增長勢頭強勁,但消費增長可能不會有大的起色,主要原因是農村稅費改革和取消農業稅后,農民收入增長難以保持去年的水平。
世行認為,中國經濟面臨的國際風險包括全球失衡中的無序調整和貿易摩擦,盡管中國的貿易盈余可能會減少。國內方面的主要風險是充足的流動性(銀行和企業隨時可以用于發放信貸或投資的自由現金)將會重新引發信貸和投資熱。
世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郝福滿表示,就宏觀經濟政策而言,上述狀況意味著去年宣布的“穩健”財政政策也適用于今年。
《中國經濟季報》指出,去年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下半年內需穩步領先凈貿易。2005年中國的貿易盈余曾引起廣泛的關注,但凈貿易對增長的貢獻度到去年年底已轉為負值。在消費穩步增長和投資強勁增長的同時,出口增長速度放慢。盡管2005年外匯儲備大量增加,但下半年除外商直接投資外的其他外資流入減少,顯示新的匯率制度會將促進國內經濟的穩定。
報告認為,中共中央關于十一五規劃的建議預示著中國經濟增長將趨向平衡,中國更加重視環境和收入分配問題。雖然地方政府領導人的講話與國家大目標是一致的,但地方制訂的經濟增長目標仍然很高。為了實現高增長率,地方政府支出有可能繼續向投資傾斜,而不是用于建立和諧社會和實現經濟協調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服務。中國計劃今后5年將單位能耗降低20%的目標是非常艱巨的,但為實現這一目標而頒布的產業政策(而不是定價政策)引起了一些專家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