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龍調離,中國足協人員的心情很復雜,一些人說:“升官了,這是好事,他應該去。”而另一些人則表示,他們擔心的是張吉龍離開足協后,中國足球在亞洲和世界足壇可能面臨的外交真空。
張吉龍除了擔任中國足協副主席職務外,還是亞足聯副主席、亞足聯技術委員會主席和亞足聯2007年亞洲杯組委會主任,以及國際足聯2006年德國世界杯組委會成員。經張吉龍本人要求和組織同意,他到北京奧組委擔任體育部部長后,在國際體育組織擔任的職務仍保留。
但有一個問題卻是無法回避的,明年將是亞足聯的換屆年。知情者透露,雖然距離亞足聯換屆還有一年多時間,但很多國家的足協已經在開始拉選票了,而張吉龍即使現在仍保留著亞足聯擔任的職務,明年也很難再去與對手競爭,再說到時中國足協是否仍推薦他為亞足聯副主席的候選人,還很難說,就是中國足協有這樣的打算,也很難保證其他國家足協買賬。
道理很簡單,人都不在足協工作了,卻還在亞洲足球組織任職,是否有精力完成所擔任的工作?2002年韓國釜山亞運會,亞足聯曾指派張吉龍擔任足球代表團的團長,但因國內工作和其他原因他沒有去,亞足聯不光頗有微詞,更很少再派任務給他了,權力和職能都受到了制約。
張吉龍到北京奧組委擔任的新職務是體育部部長,他將負責北京奧運會所有28個大項、300個小項比賽的組織和落實,工作繁重艱巨且量大,一位足協人員很形象地說,就是半個月接待一個比賽項目的國際組織官員,28個比賽項目輪一遍也需要一年兩個月的時間。而北京奧運會結束已是2008年的年末,張吉龍很難在明年有時間和精力去繼續角逐亞足聯副主席的職位。
為競爭亞足聯的職位,其他國家足協都已開始做準備,中國足協怎么辦?一位足協人士透露,這幾年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在亞足聯任職的年輕官員,并慢慢形成了氣候和勢力范圍,而中國足協在這方面已明顯落后。
除張吉龍外,在亞足聯各專業委員會任職的還有中國足協副主席薛立、楊一民以及外事部主任王彬和女子部主任張健強,但他們目前的資歷和人脈關系,至少在2007年亞足聯換屆時還難得到多數會員國家支持競爭亞足聯副主席這個職位。
亞足聯領導層沒有了我們的代表,中國足球這方面的教訓是相當深刻的。1996年,中國足協申辦2000年亞洲杯賽,當時張吉龍還不是亞足聯副主席,亞足聯執委會投票時,就因沒有人,結果以2:14票輸給還在戰火中的黎巴嫩。相反,2001年世界杯亞洲區預賽十強賽分組抽簽在泰國舉行,亞足聯做出一個不利于中國隊的方案,也正是已擔任亞足聯副主席張吉龍的堅持,將原方案推翻,中國隊才分得一個有利小組并第一次打進了世界杯。
亞足聯內部充滿了各種利益的爭斗,面對復雜的亞洲足球環境,中國足球不能在亞足聯沒有自己的聲音,而這也正是中國足協很多人最為擔心的。2007年亞足聯換屆,中國足協應該早做準備。(王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