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農歷大年初一,按照人情世故,應該是說吉祥話、祝福平安的日子,但陳水扁卻利用與臺南鄉親聚餐的機會,說出“認真考慮廢除國統會、國統綱領”、“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此話立即引來美國的強烈不滿回應,認為陳水扁的談話有“撩撥”與“改變臺,F狀”之虞,臺美關系又進入另一波震蕩期。
陳水扁何故大地一聲雷,在毫無跡象情況下,突然做出上述大動作?主因當然與陳水扁的心理態度有關。
任期只剩兩年的陳水扁,歷經去年12月3日縣市“三合一”選舉的大挫敗以后,加速內心的高度不安全感,為了避免自己跛鴨,只有向“臺獨”基本教義派靠攏。廢除“國統會”、“國統綱領”,以及用“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一直是“獨”派的基本思維,哪怕“獨”派對陳水扁不再相信,“臺獨教父”李登輝也與陳水扁翻臉,但在“寧可信其有”、“喊爽也好”阿Q心理之下,陳水扁的喊話仍有“止跌回升”的作用。
陳水扁執政將近六年,可說招數出盡,已無牌可打,最后他用蘇貞昌出任“行政院長”,也是無人可用下的最后一張王牌。眾所皆知,陳水扁一向對蘇貞昌無信任感,兩人“八字相沖”、“火車對撞”是早晚的事,尤其暗中支持蘇貞昌的新潮流系已改變兩岸策略,逐漸往“大膽西進”傾斜。如今陳水扁又頻頻“爆料”,蘇貞昌形同吃了悶棍,一向粗魯且率性的陳水扁,發表談話完全未照會府院黨高層,蘇貞昌只能扮演救火隊。請問,陳水扁放火,卻要部屬滅火,天下有這種怪異的領導人嗎?
按照常理或體制,陳水扁至少要照會“國安會”、“行政院”、“外交部”、“陸委會”,經過論辯與決策以后,分析利害得失,再進行政策宣示。陳水扁不此之圖,突然嗆聲放話,搞得剛上任的“內閣”人仰馬翻,大年初一就有如此“不祥之兆”,人民如何放心?官員豈不“挫在等”,不知陳水扁何時再出狀況?
蘇貞昌急就章上任、即使大年初一也上緊發條沖沖沖,用跑百米的速度跑馬拉松。問題是“內閣”團隊大都由陳水扁親挑,蘇貞昌只不過背書而已,蘇貞昌主見極強,如果他與陳水扁意見相左,“內閣閣員”心存觀望,吃虧的必然是蘇貞昌。
謝長廷下臺前,坦白說自己在兩岸問題是少數派;在重大政策有歧見,“行政院長”去職已成慣例,陳水扁6年用了5個“行政院長”,不是最好的說明?蘇貞昌如果表現杰出,生性嫉妒的陳水扁必然加深疑慮;蘇貞昌如果表現差勁,陳水扁心生不滿,也會加快蘇貞昌去職。干得好、干不好,蘇貞昌都有困境;尤其陳水扁心無定見,耳朵極輕,蘇貞昌又與黨內第一大派系新潮流結盟,陳蘇的“蜜月期”有多久?實在不令人看好。
更復雜的形勢是民進黨四大接班人已各就各位:游錫堃在陳水扁暗助下搶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已有最龐大的行政資源;呂秀蓮在“副總統”位置持盈保泰;謝長廷則重回高雄另起爐灶。但陳水扁為了保持自己定于一尊,必然會保持生態平衡,或暗助某人,或挑撥離間,這種內亂,將使民進黨難以凝聚團結對外戰力。
相對于陳水扁的無能無用,以及民進黨的士氣低迷,馬英九成為不滿民眾所投射的新希望。當一個人手氣順,說什么、做什么都對,光環就愈亮,人氣就上升,馬英九成為“泛藍最后希望”。無黨人士、親民黨人士趕搭“四月條款”,在封關前趕搭加入國民黨的巴士,就是“馬英九效應”的號召。
開春以后,人民期待“政府”成為火車頭,在行政績效、政治清廉有所作為,蘇貞昌當然希望有所突破,但拖得動包袱深重的陳水扁嗎?尤其陳水扁的“自毀沖動”,似乎要將兩岸問題往戰爭邊緣行進,有如此領導人,你又能多期待蘇貞昌“內閣”什么呢?
來源:摘自新加坡《聯合早報》(內容有刪節) 作者:胡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