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一個慵懶的棋手以天馬行空的棋藝奪取了世界冠軍,但他自己卻說,棋就是棋,不要多談棋風和個性。這就是他的個性
★ 本刊記者/方玄昌 ☆榮郁 王穎
1月13日,就在韓國耀眼的“民族英雄”黃禹錫遭遇空前的尷尬之時,韓國的另一個“民族英雄” 世界圍棋第一人李昌鎬也在自己國門之內遭遇滑鐵盧:在剛剛結束的第10屆三星杯世界職業圍棋賽決賽上,他遭遇了失敗。他的終結者是中國當年的天才少年羅洗河。
羅洗河奪得的是中國的第五個圍棋世界冠軍,同時刷新了好幾項紀錄:第一次奪取三星杯;終結了李昌鎬在國際大賽決賽中對中、日棋手不敗的紀錄;世界上第一個從預選賽殺出并奪冠的棋手;在奪冠道路上連破韓國的“新四大天王”,冠軍“含金量”相當高。
名局的精彩來自失誤
在本次三星杯的半決賽和決賽,有好幾盤棋被圍棋界看作是“名局”,尤其是羅洗河對李世石的半決賽第三盤和對李昌鎬的決賽第三盤(都是決勝局),后半盤羅洗河的著法完全出乎所有觀戰高手的意料之外,并且最后都是以出人意料的手法取得勝利。
中國新聞周刊:這次比賽,你一路過關斬將,對手分別有李昌鎬、李世石、崔哲瀚、宋泰坤、趙漢乘等人,中國棋手最難對付的幾個都被你擊敗了,是不是覺得很過癮?
羅洗河:(笑)挺過癮的,能跟水平高的棋手下棋感覺特別好。
中國新聞周刊:決賽和半決賽的決勝局你都穿同一套被看成是會給你帶來幸運的運動服上場,平時生活里會不會有這種“迷信”想法?
羅洗河:當然穿西服也可以,穿運動衫是因為比較隨意。要從心理上說,下棋不是因為你比人家強才贏,是你比人家更抓住了棋的規律,盡量要有一種平實的心態。運動衫可以說就是這樣一種心態的體現。
中國新聞周刊:關于對李昌鎬決勝這局棋,網絡上有很多說法,認為很獨特,下的速度非常快,多達360手,用的時間卻不多;其中有很多妙手,雙方也都有很多緩手和敗招,你認為這一局算得上是名局嗎?
羅洗河:這盤棋從整體上看,到最后沖突比較激烈,失誤也很多,而且我和他都錯過了一些可以一舉制勝的下法。有失誤,所以顯得棋的變化特別多,特別精彩,大家才覺得好看。
歷史上的很多名局,就因為有失誤,才成為名局。
專業棋手不講棋風只講棋理
在中國,喜歡羅洗河的棋迷比喜歡常昊的人還要多。這一方面是因為他更類似于“天分”型而不是努力型棋手,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在棋里面表現出的天馬行空的個性。
中國新聞周刊:我以前看到很多前輩棋手說,“下棋必須有個性”,似乎在中國圍棋界,你和馬曉春的個性是最強的。這個性在圍棋上會體現出來嗎?
羅洗河:棋就是棋。同樣的棋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本身區別不是很大,我最近看李昌鎬的棋覺得他長(棋)了,其實不是他長了而是我長了,現在能看懂他的很多棋了(笑)。以前總覺得他下的一些棋很有特點,現在看,他的很多棋那么下是必然的。
中國新聞周刊:這次決賽的第三局,我們從網絡上看到一個評論,就是后半盤的棋,在下面觀看、研究的專業棋手預料的進程和你們實際的進程完全是兩碼事,有人認為在這兩局棋里,你把自己的個性體現得淋漓盡致,您認為是這樣嗎?
羅洗河:我覺得只要是順應棋的趨勢下棋就好,想用“個性”這樣模糊的概念去理解行棋的趨勢,其實是很不好的。
中國新聞周刊:很多職業棋手共同研究的結果,跟你下出來的有時差異還是很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羅洗河:主要原因是大家對棋的理解有不一樣的地方。職業棋手有時會說得很有道理,但有時候,因為他不是當局者,看的也不會那么細。
中國新聞周刊:你指的是有時候當局者未必迷、旁觀者未必清?
羅洗河:(是的)對旁觀者來說,勝負跟他沒關系,不見得很仔細地看。
中國新聞周刊:你自己怎么評價自己的棋風?
羅洗河:專業棋手一般不講棋風,只講棋理。
勤奮、慵懶殊途同歸
羅洗河綽號“小豬”,形容其“懶”。在比較嚴肅的棋局網絡講解中,講解者在講他的棋時也直接用“小豬”來稱呼他;其他棋手的綽號就得不到這樣的“殊遇”。
記者多次去國家棋院采訪,幾乎每一次都會看到羅洗河:他不是在棋院走廊里閑逛,就是在一些房間幫助棋院的其他工作人員(非職業棋手)下網絡圍棋。懶散和隨和總同時出現在他身上。
在很多棋迷看來,愛睡覺、貪玩的羅洗河下棋憑靠的就是他的天才。的確,在這一次三星杯的半決賽、決賽的幾盤棋中,擔任講解的其他職業棋手都認為他顯示了國人的才氣。
但他自己,卻完全不這么看。
中國新聞周刊:在棋迷眼中,俞斌和常昊是勤奮型棋手的典型,而你的老師馬曉春跟你本人則是慵懶型棋手的代名詞。但現在,如果不算古力和陳耀燁會師決賽的LG杯,中國獲得世界冠軍的恰好分別是馬、羅兩位慵懶型棋手和俞、常兩位勤奮型棋手。出現這種戲劇性結果,你覺得是偶然的,還是有內在原因?
羅洗河:每個人成長的環境不同,導致他們性格的不同,但最后還是會殊途同歸吧。其實我覺得跟馬曉春老師、俞斌和常昊共同點還是挺多的,都是比較專注;有時候各人愛做些其他事,但大家都總是離不開下棋。實際上我們在圍棋上投入的時間依然都很多。
中國新聞周刊:馬曉春說,自己花在棋上的時間不是很多,甚至一天不超過半小時,你認為呢?
羅洗河:他說花費時間不是很多,但實際上還是不少,因為他生活中的一些方式和想法在棋上都會體現出來,我覺的他平時的一舉一動都是對圍棋的積累。
中國新聞周刊:現在你一天擺棋的時間有多少?
羅洗河:擺棋的時間相當少,但是我的資訊面大得讓其他人難以想象。凡是棋譜無論是業余的、專業的、還是專業業余對抗的,我都會看,看有沒有新的、我不了解的東西或者是一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時間不是很長,三五分鐘就夠了。整理資訊需要一種方式,盡量尋找一種普遍的規律,不光是棋上的,棋內棋外都是有聯系的。
中國新聞周刊:假設你前幾年就努力一點的話,是否早就達到今天的成就了?成就是否更大?
羅洗河:你是在說,前幾年我一直很不努力?(大笑)應該不是很成立,大家總覺得成績是突然出現的,但我覺得突然出現的東西還是少。
中國新聞周刊:據說,你小時侯曾經測過智商,達到了160以上,這對你下棋是否有過激勵作用?
羅洗河:第一次測的是160多,第二次測的是120多,是一年以后測的;如果現在再測可就壞了!(大笑)兩次測的方法不一樣(說明不了什么)。
痛苦總比麻木不仁要好
業余時間,羅洗河喜歡讀書、玩電子游戲。令人略感意外的是,他最喜歡讀的書居然是大多數讀者認為比較枯燥的、馬克思的哲學著作。
中國新聞周刊:你前后有兩位恩師:羅建文和馬曉春。你覺得,這兩位老師分別對你的棋有怎樣的影響?
羅洗河:羅老就相當于父親一樣。我(剛學棋的時候)在他家前后住了三年半,那時我才6歲多,一直住到10歲,后來也經常去他家里。那時我剛來北京,基本不會下棋,他從讓我9個子開始教我下棋。
馬老則是關鍵時候的點撥,讓我的思維能更加清晰。棋里面的很多東西,你能夠感覺到,但無法肯定,他通過大量點撥讓你體會。他們給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但對棋的理解還是要靠自己,依靠很多的積累,才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并且還要能經常更新自己。
中國新聞周刊:你是先成家后立業,家庭對你下棋有什么幫助?
羅洗河:在技術上的幫助當然會少一點,主要是其他方面,從生活方面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還有就是可以更專心一些。
另外,家庭可以讓我在失敗的時候減輕一些痛苦。當然,痛苦總是免不了的,我們總是想躲避,但實際上,痛苦總比麻木不仁要好得多。這是馬思勒的話。我慶幸自己沒有去看弗洛伊德,先看到了馬思勒。
中國新聞周刊:你的對手李昌鎬迄今還沒有成家,很多人認為這是他成績下滑的重要原因。你對他有何建議?
羅洗河:大家都知道李昌鎬有個弟弟,在中國還有個女朋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有個哥哥,他沒結婚主要是因為他哥哥還沒有結婚,其實我覺得李昌鎬或許已經做好隨時結婚的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