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30周年,籌備“永遠的周恩來———杜修賢攝影作品展”,我們專程從淮安去北京拜訪了年屆八旬的“紅墻”攝影師杜修賢先生。他曾任周恩來總理專職攝影記者,跟隨周總理飛越五大洲四大洋,出訪過30多個國家,用他爐火純青的技藝,攝取了新中國開國總理的音容笑貌、翩翩風度。
在周恩來原保健護士鄭淑蕓的引薦下,我們來到了位于北京城北“王府家庭農場”的杜修賢先生寓所。這是一座別墅式的建筑,屋宇錯落;院內辟地種菜,外墻上掛著玉米,屋內桌上擺著南瓜。杜修賢先生對我們在周總理的故鄉舉辦這樣的展覽非常支持,并把珍藏多年從不輕意示人的寶貝———周恩來原版底片拿出來供我們挑選。于是,我們精選了代表周恩來不同時期風采的90張原版底片,制作放大并帶回淮安辦展。
杜修賢,又名杜山,周恩來稱他為“老杜”。老杜1米80的個頭,寬闊的脊背,古銅色的臉龐,“刷子”似的短發已被歲月風霜染白,蓄留的白胡子,顯示著陜北漢子特有的氣質。1926年,杜修賢出生在陜西省米脂縣一個貧寒人家。12歲就打長工謀生;14歲來到綏德縣毛澤東青年干部學校,當了名勤務員。不久調往延安。1944年在延安八路軍總政治部電影團學習攝影,師從著名攝影藝術家吳印咸先生,從此與照相機結下終身不解之緣。20世紀60年代初,杜修賢被派往中南海攝影組,專門負責拍攝周總理的新聞照片。當時杜修賢剛滿33歲,卻已有16年的攝影經歷。
杜修賢先生對我們說,在周總理身邊照相有許多紀律,比如不能搶鏡頭,不能主動提出和領導人合影等等。所以許多在周總理身邊工作過的同志,卻沒有一張和周總理的單獨合影。但杜修賢是幸運的,他有兩張和周總理單獨合影的照片,現掛在客廳的顯眼處。一張是在頤年堂前兩人握手的照片。那天,杜修賢看見周恩來正在和幾個記者握手、交談,便搶先幾步拍下了一組鏡頭。這時,周恩來看見杜修賢,走過來同他握手。突然,周恩來轉身對其他記者說:“我和老杜握手怎么沒人照相?”他面向一個記者揮揮手說:“我和老杜再握一次手,你給照一下。”另一張是杜修賢與周恩來并排坐在飛機座椅上的照片。如今,每當看到這兩張照片,杜修賢總是思緒萬千。他說:“沒有周總理,就沒有我杜修賢的今天啊。”
那是1966年7月1日,杜修賢跟隨周總理出訪羅馬尼亞歸來,就成為審查對象。之后,他被“流放”到新疆的一個叫鐵列克提的小鎮。其間,周恩來多次問有關人員:“老杜有什么問題?為什么不讓他出來工作?”直至1970年,周恩來要出訪朝鮮,才知道杜修賢還在新疆。于是,一封加急電報命杜修賢立即回京。1988年,杜修賢離開中國圖片社副總經理的崗位,開始了他的晚年生活。他家里有三多:煙多、酒多、照片多。
看到墻上周總理與尼克松握手的照片,杜修賢還清晰記得那次拍攝的過程———
1972年2月21日是尼克松訪華的日子,為了讓中外記者拍攝好這一歷史瞬間,有關部門在機場邊搭了一個階梯式的大架子,距離賓主握手點約20米遠。上午11時,尼克松的專機出現在北京機場的上空。杜修賢說,我們屏聲靜氣,緊張地等待著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歷史性握手!艙門打開,第一個出現在門口的是滿面笑容的尼克松。他步子很快,一只腳剛落地,手就筆直地伸向兩三米開外的周恩來。周恩來不卑不亢,面帶笑容,等待著這只太平洋彼岸伸過來的手,就在雙手即將握住的剎那間,我當機立斷,按動了快門……后來由周恩來總理親自審定發表了這張照片。照片在媒體登出后,被譽為“精彩的歷史瞬間”。
如今,這幅照片和吳印咸的《白求恩》、呂厚民的《志愿軍回國》、張愛萍的《新四軍偵察員》、石少華的《埋地雷》、陳正青的《開國大典》、陳復禮的《搏斗》等160幅攝影佳作被評為“20世紀華人攝影經典”。杜修賢先生用照相機記錄了歷史,也記錄了毛澤東、周恩來等共和國領袖的最后歲月,為人世間留下了永恒不朽的畫面。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王旭馗、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