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老虎和母獅子雜交的后代叫虎獅獸,公獅子和母老虎的后代叫獅虎獸。
公老虎和母虎獅獸的后代將叫虎-虎獅獸,公老虎和母獅虎獸的后代將叫虎-獅虎獸。
而公獅子和母獅虎獸的后代將叫獅-獅虎獸,公獅子和母虎獅獸的后代將叫獅-虎獅獸。
依此類推,假如多米諾骨牌一路倒下,是不是還會出現更為繞口的“獅———獅-虎獅獸”和“虎———虎-獅虎獸”出現呢?
……也許,一批“怪獸”將在未來集體亮相?只是現階段,大批怪獸的制造尚處于實驗階段。
“我們培育的獅虎獸和虎獅獸,已經創造了世界紀錄,下一步,我要讓老虎獅子再和獅虎獸和虎獅獸生產下一代。然后,下一代再產生下下一代。”
說這話的趙云華,是深圳野生動物園高級畜牧師,她研究老虎和獅子的雜交,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怪獸”生產者。
12月18日,記者采訪她的時候,趙云華自豪地介紹說,她培育的2只虎獅獸已經存活超過7個月,“健康狀況良好”。
據介紹,目前,兩只虎獅獸食欲良好,每天能進食3.5公斤左右的牛肉、羊肉、兔肉,還有部分雞蛋、牛奶。虎獅獸兄妹的體長約有70多厘米,雖然妹妹比哥哥的體型要稍小一些,但也有30多公斤,而虎獅哥哥則有35公斤。如今,兩只虎獅獸與自己的非洲獅媽媽生活在動物園專門修建的“虎獅莊園”。
此前長沙一只虎獅獸保持著206天的國內虎獅獸存活紀錄。現在,趙云華培育的虎獅獸正在把這個紀錄不斷地刷新。據悉,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有資料可查的僅存的2只虎獅獸。此外,趙云華還同時培育了3只獅虎獸,同樣“情況良好”。
虎獅獸比獅虎獸更難成活
雄虎與雌獅的結晶,叫“虎獅獸”;雄獅和雌虎的結晶,則叫“獅虎獸”。
“這些小怪獸全都是自然交配。”
趙云華介紹,自己培育雜交怪獸的想法開始于10年前。1995年春節,深圳動物園展出了一只從法國高價租來的獅虎獸“莉莉”。“莉莉”是世界上第一只獅虎獸,“享年”20 歲,為培育它法國人花了上億美元。
她介紹,獅虎獸或者虎獅獸之所以稀罕,是因為老虎是“叢林之王”,而獅子是“草原之王”。雙方處于不同的自然環境,又不是同類,當然談不上交配。
“資料顯示,獅虎獸的受孕率為1%—2%,成活率為50萬之一。至于虎獅獸的存活率更是微乎其微,目前全世界存活的獅虎獸不超過10只,而虎獅獸國外自1837年就有繁殖的報導,但近兩年之內尚沒有存活報導。”
為了挑戰法國“莉莉”,趙云華在1996年開始嘗試將數只4個月齡左右的東北虎幼崽與非洲獅幼崽進行合群飼養。
在深圳野生動物園的“獅虎山”放養獅虎共12只(其中東北虎5只,非洲獅7只),白天他們把群獅群虎放到散放區供游客觀賞,晚上收回到內舍并在此投食,每日喂食一次,每周停食兩天。群獅群虎自幼在一起生活,經歷了體成熟、性成熟。
其中,同為9歲的公虎“蘇民”和母獅“明明”日久生情,于今年1月跨越種族障礙成功交配。
5月12日,母獅明明產下2只虎獅獸。
雜交怪獸的品性未見異常
雜交產生的虎獅獸或者獅虎獸,和它們的父母比起來,脾氣性格有什么不同?
趙云華介紹,這兩只幼齡虎獅獸融合了父母雙親的特征。體型、頭型、耳、眼、鼻、嘴、背脊部的深色線紋,明顯表現出母獅的特征;毛色、頭部花紋、耳背側白色斑紋、尾巴上的環形條紋,明顯表現出虎的特征,而臉頰、腿部和身體兩側花紋既有像虎的數量不同的條形紋,也有像獅子的少許不規則的斑點紋。
據介紹,由于染色體的不匹配,會影響到雜交怪獸的體型。獅虎獸會得“巨大綜合癥”,大于父母一倍;虎獅獸會得“矮小綜合癥”,它比其父母中的任何一個都小許多。
“以我的經驗,虎獅獸長大后更像獅子,而獅虎獸則更像老虎。”趙云華說。
其他方面,趙云華說并沒有發現有什么異常,因為雜交幼獸尚小,它的叫聲是更像獅子還是更像老虎,或者是融合了兩者的特點,目前還沒有辦法分辨。
下一步開始虎-獅虎獸培育
趙云華介紹:“在混血貓科動物中,不育經常發生,但也不是永遠一成不變。資訊表明———雄性是不育的;解剖證實了這種說法,但雌性的虎獅往往是可以孕育出下一代。”
她介紹,印度加爾各答動物園一只雌虎獅獸“茹弟拉林”曾與一只名叫“旦波波塔”的雄獅子配對成功,隨后在它死之前生育了七只獅-虎獅。
沙母巴拉保護區的雌性虎獅獸“諾艾爾”也有生育記錄———她與一只雄性黑龍江東北虎(西伯利亞種)養在一起,并在1983 年9月16 日生出了一只極端稀罕的虎-虎獅。
小虎-虎獅被命名為“納撒尼爾”,并且長得相當大,比得上一只小獅虎。作為四分之三老虎的“納撒尼爾”的斑紋比它的母親更黑暗,而且外表也沒有長鬃毛的跡象。后來納撒尼爾因為癌癥擴散死掉。年僅八歲。
趙云華堅信:作為雌性的雜種是可以生育的。
“極少可能的情況是虎獅-獅虎(虎獅父親/獅虎母親),這種情況由于虎獅的尸體極端稀奇而未能得到證實,雄性雜交種的生育力也未得到證實。資料顯示,似乎較有可能的組合會出現于老虎與獅虎之間的交配生出‘虎-獅虎’。”
“我不怕倫理非議”
面對外界的“倫理質疑”,趙云華說:“我不愿意談那些。我不怕倫理非議。這種爭論是無止境的。我現在搞的研究,科學界沒有一個人在做。克隆過去也是爭論,但是現在看也沒啥!”
她認為,這種雜交研究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從分子遺傳學的角度講,這種物種間雜交后代是比較基因組學及基因功能研究的絕好材料”。趙云華相信,這樣的研究,“有助于我們理解生命是如何進化的,而且有助于我們理解各種基因在生命體中的角色、功能和地位。對科學的發展意義非同凡響。”
鏈接:國外虎獅繁殖記錄
1837世界上第一只虎獅記錄———Jamnagar(印度的州) 公主贈給維多利亞皇后的一只虎獅。
1920 年代未至1930 年初,倫敦動物園繁殖并飼養了一只虎獅。
1936 和1968之間,英國曼徹斯特的玻利維動物園一直有虎獅。
1971年加爾各答動物園出生一只雌性的虎獅“茹弟拉林”。
1974 年3月8日加爾各答動物園另一只雌性的虎獅“藍尼”出生。她是由一只印度虎和一只非洲雌獅交配生育出來的。在外表上,她的大小和外形方面都很像一只雌獅,但是長著一個較小的頭和顎。她的皮毛比較明亮并且有淡淡的斑紋。
1978年圣誕節沙母巴拉保護區出生了一只雌性虎獅———“諾艾爾”。她同時擁有虎獅和獅虎2000年圣誕節,澳大利亞國立動物園收集到一對成年虎獅雙胞胎。根據相關資料記錄,這對虎獅健康良好的活到16歲。
【來源:北京科技報;作者:楊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