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均淡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石油探明可采儲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7%,中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平方公里……一系列的數字都在說明,中國人必須樹立資源憂患意識,走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17日在北京舉行的“2005建設節約型社會展覽會”上,可以看出中國全民節約共同行動的大幕已經拉開。
節能:充分利用清潔能源
“裝一臺太陽能熱水器,一平方米一天大約可以省兩度電。”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顧問何梓年教授說。
細心的人們發現,近一個時期,北京一棟棟平頂的樓房,在建筑工人的精心“打扮”下,陸續戴上了漂亮的“帽子”。這是北京正在進行的樓房“平改坡”工程。把平屋頂改造成坡屋頂,考慮的并不僅僅是美觀,而是為充分利用太陽能提供了便利。北京地區太陽能年輻射量約5610兆焦/平方米,屬資源較豐富地區。北京市正在城市建筑上積極推進太陽能的應用。
據統計,從上世紀80年代普通居民開始利用太陽能以來,北京節約民用電累計總量約為1.2億千瓦時。除“平改坡”工程,北京市還準備在奧運場館、奧運村以及宣武公園建立太陽能應用示范。但有關專家指出,相比一些經濟發達國家,中國在新能源、清潔能源的利用方面“還是比較落后的。”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因此在相關會議上明確強調,要加快“研究推廣使用太陽能、地熱等新型和可再生能源”。
節水:多種渠道開源節流
在北京朝陽區慈云寺的綠色環保小區,通過雨水回收系統和澆灌節能系統收集的雨水已經能夠滿足小區的綠地用水。在這里,馬路成了雨水收集的匯水面。馬路周邊鋪有雨水收集管網系統,雨水通過人工坡自動匯入節污池。小區綠地上的道路則鋪設了滲水磚,未被收集的雨水也不會輕易流失。
這塊小區的綠地上建有自動噴灌系統用的控制井,雨水通過管網到達綠地下面的控制井后,再由控制井澆灌到相應綠地上。經測算,如此收集雨水每年可節水5400立方米。
“應該對住宅小區盡快實行分質供水,即飲用水和其他用途的水分別用獨立的管路供應。排水按質分級處理,梯級利用。特別要加強中水回用,這樣不但節水,而且節能效果明顯。”同濟大學教授張旭更強調節流。
據測算,降低供水管網漏水率10個百分點,一年就可以節水47億噸。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童悅仲說:“采用節水龍頭和節水衛生器具、利用新型節水管也是節水技術的重要方面。通過推廣應用節水器具,中國城鎮家庭一年可以節水17億噸。”
節材:回收再用變廢為寶
在上海閔行區的一座生態建筑示范樓里,潔凈的地磚觸手如新。多數人也許想不到,這里的地磚是利用再生的廢棄陶瓷制做的。通過磁選及機械分揀后,那些碎渣、碎混凝土、碎磚等廢棄物,經粉碎、消毒、添加固化劑工序后可以制成路面磚。
“一般建筑的壽命是70年,過期之后就要毀爆,毀爆后的一般材料就變為垃圾了。我們示范樓主要使用的鋼材和玻璃,都可以拿回工廠重新熔煉,回收利用。”參與清華大學超低能耗示范樓設計的周正楠博士說。
“這種回收再用,一方面可以節約資源和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處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童悅仲說:“替代實心粘土磚的新型砌體結構技術、高性能水泥利用技術,也是目前中國發展節能型住宅急需推廣的節材技術。”
建筑節能:有法可依
在今天,建筑節能已被普遍理解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包括建筑物使用過程中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炊事、照明、家用電器等方面的能源消耗。當前,中國在建筑節能方面主要強調在建筑中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為此,建設部等部門今年7月份聯合發布了《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北京市要求,從今年起,新建住宅及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將全部按照50%的節能率設計建造。到2010年,北京市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設計、建造的節能率將達到65%,20%到30%的既有建筑將完成節能改造。
建設部科技司副司長武涌還透露,國家將出臺建筑節能經濟激勵政策。
“節能建筑一定會像節能家電一樣深入人心。”據國家住宅工程中心副主任仲繼壽稱:“現在,在中國的一些城市里,連房地產商也開始打‘節能’牌了。”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任成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