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大西洋鮪魚保育委員會(ICCAT)年會昨天做出歷來最嚴厲懲罰,明年臺灣在大西洋的大目鮪漁獲配額被大減超過三分之二,從一萬四千九百噸,減為四千六百噸。
ICCAT除決議裁減臺灣漁獲配額外,另通過嚴苛的附帶決議,要求臺灣需大減延繩釣船一百六十艘(目前有六百一十四艘)。臺灣“農委會”漁業署署長謝大文表示,這些決議讓臺當局及漁民都陷入極困難的局面。
謝大文表示,這是ICCAT成立十九年以來最嚴厲的處分,今年與會的四十一個國家和地區,只有臺灣的大目鮪配額遭刪減。預估臺灣明年大目鮪漁撈損失將達十九億兩千萬元(新臺幣,下同);更值得擔心的,是這項懲罰可能引起印度洋、太平洋的漁業組織跟進。
臺灣在三大洋的漁獲年產值估計達新臺幣九百多億元,大目鮪總產值一百九十億元。明年大西洋的大目鮪漁獲減少三分之二后,大目鮪的總產值將減少十分之一。
ICCAT第十九屆年會從十一月十四到廿日在西班牙舉行,會中日本指控臺灣漁船違規,提案禁止臺灣鮪魚出口、取消臺灣的“合作、非會員”資格,并將臺灣大目鮪、黑鮪、劍旗魚漁獲配額刪減為零,全面排除臺灣漁船在大西洋作業。
臺灣《中國時報》報道稱,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ICCAT)大會決議,削減明年臺灣大西洋大目鮪配額,表面上的損失只有十九億,但若將連鎖效應考慮進去,估計損失將達新臺幣百億元以上;已有鮪魚業者向臺灣區鮪魚公會哭訴,一旦無法再經營下去,全家將會自我了結。
臺灣區鮪魚公會理事長王順隆表示,這波限制將重創臺灣遠洋漁業,直接、間接受影響的就業人口達數千人,期望當局應協助業者提供紓困貸款等措施,協助業者度過難關。
昨天返臺的王順隆由“立委”羅世雄及高雄市議員林國正陪同對外說明,指日方已多次在國際漁業會議上提案削減臺灣大目鮪配額,甚至揚言要讓臺灣的鮪漁業消失。
王順隆認為,臺灣大西洋大目鮪配額遭大幅縮減,估計六十多艘漁船的成本直接損失二十多億元,產值損失三十多億元。
高雄漁業界人士遺憾地表示,洗魚問題只是這次制裁的原因之一,非關鍵點,而臺灣漁政官員長年對臺灣遠洋漁業政策的冷感與無能,才是扼殺臺灣遠洋漁業產業的引爆點,他們要求有關官員應下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