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三大獎項中的兩個相繼頒出,對比兩個名單,實在讓人懷疑這是兩個星球上的人評的獎。內地的金雞獎今年吸納了部分港臺影片,臺灣的金馬早就把目標對準了整個華語電影圈,然而最終的得獎結果沒有一個交集。
不滿金雞已經不時尚很久了,有追求的評論人都不愿意繼續在“雞蛋”里挑骨頭,反其道才是正途。盡管今年的金雞仍舊不強,但還是可以夸夸成龍的得獎,相比于這個“影帝”傳遞出來的深層信號,成龍的演技問題可以忽略。既然內地的老專家們這一屆能接受《新警察故事》的電玩式殺人,也許下一屆會給《功夫2》一個機會。當然,前提是成龍之蒙寵不是主辦地三亞人商業炒作的手段。
金馬雖然也被非議很久了,但今年的罵聲要比以往更響一些。焦點人物還是成龍大哥,金馬主辦方將成龍有份參與的《神話》、《長恨歌》等片拒之門外。說來,此事還真有些吊詭,《神話》提名幾個技術獎應該比較正常,《長恨歌》的導演關錦鵬一直是金馬獎的常客。
等到金馬各獎紛紛落位,議論就更多了。郭富城能獲得影帝提名,本來是意外之喜,已經感激涕零了,沒想到竟然一蹴而就。難道金馬的最佳男主角要改名“香港勞模獎”了?三年前是黎明,去年是劉德華,今年是郭富城,學友老大趕快趕拍一部排上明年的檔期吧。
看看名單,杜琪峰首部獲選戛納競賽單元的《黑社會》只拿了兩個小獎,徐克磨了多年的《七劍》在一堆技術類獎項提名中最終只拿到了最佳動作設計,甚至侯孝賢也只能了兩個安慰獎,有形式沒內容的《三岔口》倒一舉成為《功夫》之后的第二大贏家。
金雞和金馬都在以變求生。《新警察故事》和《功夫》的大熱,說明兩個獎都想向大眾趣味靠攏,只是大眾趣味也有高下之別,這方面,金馬的藥方要比金雞高明很多。
西風東漸之下,臺灣電影愁云慘淡,金馬也餓成了“西風瘦馬”,內地情況稍好,但也如金雞電影節主席吳貽弓所說“并不是中國電影的又一個高潮時期。”他還說,“金雞獎本應該回歸到追求學術氣氛上,現在卻越來越像一個城市的旅游品牌。”誠哉斯言,可惜吳主席說了不算,“柴雞”也就很難變成“雄雞”。
來源:新京報 文/牛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