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日電 航天發射場是為保障航天器及運載器(如衛星、飛船、火箭等)的裝配、發射前準備、發射、彈道測量、發送指令以及接收和處理遙測信息而專門建造的一整套地面設備、設施和建筑。
據解放軍報報道,中國航天發射場的建設始于上個世紀50年代,為適應“兩彈一星”工程需要而建。1958年在現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建成中國第一個近程火箭發射工位,1966年建成第一個中程火箭發射工位,1970年以長征一號火箭為運載工具發射了中國第一顆東方紅一號衛星。1979年,在現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建成第一個遠程火箭發射工位。1983年,在現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成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發射東方紅二號衛星的全部工程。1990年,為適應發射外國衛星需要,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成可滿足長征二號捆綁式大推力運載火箭的第二發射工位。1998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建成采用“三垂一遠”測發模式,以垂直總裝測試廠房為核心的載人航天發射場。2003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建成中國第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綜合測試發射工位。
航天發射場的發展與航天運載器的發展密切相關,它的結構組成以及設備的配套取決于運載火箭的結構和規定的任務。航天發射中心包括的設施、設備眾多,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中國的航天發射場建設,是為了滿足航天科研試驗需要,由國家航天計劃統一部署的,不僅與國家的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下一步,圍繞和平利用太空目的,為適應載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等國家重大航天計劃的需要,中國航天發射場建設將不斷進行創新改進。
經典回放: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位于四川省西昌市,由總裝某研究所設計。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通信、廣播、氣象等多種型號衛星發射任務,可以進行多射向、多軌道衛星的發射。先后完成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實用通信廣播衛星及實用通信衛星、外國通信衛星發射任務。中心擁有兩個自成系統的發射工位,可以發射多種型號的長征運載火箭。其中第二發射工位從設計、制造到安裝,只用了18個月時間,被稱為航天史上的奇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經典回放: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由總裝某研究所設計。具備多射向、多軌道、遠射程和高精度測量的能力,主要擔負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資源等多種型號的中、低軌道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建成以來,先后完成了中國第一枚中程運載火箭、第一次“一箭雙星”發射任務。發射中心擁有火箭和衛星測試廠房、設備處理間、發射操作設施、飛行跟蹤及安全控制設施。發射塔架高77米,為勤務塔和臍帶塔合一的固定式塔架。火箭和衛星在技術陣地水平測試合格后,分級水平運輸到發射陣地,在發射臺上起豎、對接,進行測試、檢查,經加注和瞄準后實施發射,是具備向近、中、遠不同距離,低、中、高不同軌道和高精度測量能力的現代化綜合型發射試驗場。(張建明 江福梅 黃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