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7日電 據《中華工商時報》報道,2006年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已經揭開序幕。按國際慣例,2006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會從今年10月持續至明年3月底,明年4月1日將宣布2006年度鐵礦石價格。業內人士估計,漲價幾乎沒有懸念,只是漲幅多少的問題。
據悉,全球所有的進口商都是一個陣營:寶鋼將代表國內鋼廠談判,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代表進口貿易商參會,日本方面則以新日鐵為主導,歐洲方面仍然派出阿塞洛鋼鐵公司、JFE,美國方面是美國鋼鐵工業聯合會,共同的立場是:2006年鐵礦石供需狀況將趨緩,價格應在今年漲價71.5%的基礎上回歸合理價格。
供貨方立場也一致,以巴西CVRD、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和必和必拓(BHP)為代表的供應方認為,鐵礦石2006年將與今年一樣供應緊張,因此價格應在2005年的基礎上繼續上漲。目前供需兩方的區別是:需方說是“供過于求”,供方則堅持“供不應求”。
隨著中國進口量增加,迫切需要扮演主導角色。目前,影響中國在談判中的話語權的因素是:國外三家大公司控制著全球鐵礦石貿易80%的市場,因此掌握著鐵礦石價格的話語權;國內企業的集中度太低,在談判時無法走出日本的“陰影”。
BHP公司仍然沒有放棄向巴西“看齊”的企圖:該公司負責鐵礦石銷售的副總裁Pe terT oth也一再強調,中國目前現貨市場75美元每噸的鐵礦石價格,依然大大高于澳大利亞以及巴西和中國鋼廠簽訂的年度長期合同價格,且由于距離原因,澳大利亞鐵礦的到岸價還是遠遠低于巴西鐵礦石價格。 目前澳大利亞到中國的運費已經從每噸7至8美元,而巴西到中國的鐵礦石運費每噸18至19美元,這10多美元的差價,轉變為澳礦到中國的到岸價。
業內人士估計,漲價幾乎沒有懸念,只是漲幅多少的問題。但是,今年發生了對中國有利的因素:
其一,中國企業以收購產權的形式進入澳大利亞礦石市場:10月,我國主要的鐵礦石進口商———中鋼集團,同澳大利亞的M idw est鐵礦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兩處鐵礦石資源。此次協議涉及的總金額高達15億澳元(1澳元約合0.76美元),擬合資開發的鐵礦資源總量約5億噸。按照協議規定,中鋼集團將在合資公司中占50%股權,這將是目前中國公司在澳大利亞鐵礦資源開采中所獲取的最高比例。中鋼集團與這一公司的合作無疑是希望打破目前巴西CVRD等世界礦業三大巨頭對鐵礦石的壟斷。
其二,今年我國從印度進口的鐵礦石超過了巴西,僅次于澳大利亞,居第二位;印度出口的鐵礦石有70%是銷往中國。印度企業普遍認為隨著國際及中國鋼材市場價格的下跌,加之全球鐵礦石產能急劇擴大,2006年全球鐵礦石價格將全面回落。基于這種考慮,印度企業多次提出希望和中國企業簽訂長期合同,以保護自身利益。9月底,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與印度礦業協會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這無疑有利于減緩“漲價”聲音最大的巴西、澳大利亞的壓力。
其三,中國鋼鐵減產保價,減少鐵礦石進口量。21日中鋼協組織的“國內鋼材市場座談會”,45家鋼企達成4項共識,包括強化對部分品種鋼材實行行業協調和企業自律,堅持合理價位,擴大直銷比重等等。遏制產能將減少鐵礦石的需求,從而為鐵礦石談判增加砝碼。
此外,國內鐵礦石增產積極性較高,今年下半年產量預計同比增長19%,其勢頭延續下去,勢必對明年進口礦石價格產生影響。(記者 李富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