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金華十月二十三日電(陳健)“水稻研究必須走兩條路線。一條是形態改良,另一條是雜種優勢利用,必須彼此相互結合。”浙江金華·華東農交會袁隆平院士報告會近日在金華市舉行。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世界級農業科學家。他首先介紹了中國目前水稻種植情況。
他說,中國農業科技工作者已經基本完成預期的目標,完成了國家交給的任務。中國雜交水稻畝產四百二十公斤,第二期雜交稻試驗非常成功,截止到二00四年,已有一百十二個百畝片畝產超過八百公斤,雙季晚稻平均畝產六百七十公斤。另外,雙季早稻由于生長期較短,五、六月份又正值南方梅雨季節,光照不足,所以要想有較大的突破目前來說還有點困難。
袁隆平指出,水稻的研究要走兩條路線,而且必須走這兩條路線。一條是形態改良,另一條是雜種優勢利用,必須彼此相互結合。只有形態改良而沒有雜種優勢利用或是只有雜種優勢利用而沒有形態改良都不能大幅度地增產。形態改良,顧名思義改的是外觀,改變水稻的株高,水稻的葉寬,以增強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良好的植株形態是高產的前提條件;雜種優勢利用改變的是內在,通過雜交,把親代的優勢繼承下來,以增加結果率,增強抗病能力。當然,任何事情的發展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形態改良和雜種優勢利用也須以生物技術、基因技術為依托。
水稻一直是中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其產量直接關乎著億萬人民的溫飽問題,如何使糧食增產增收,如何進一步地推廣水稻新成果,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仍是中國科學家長期的工作重點,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