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京城女
如果問一個成年北京姑娘:“你住在哪兒?”“我到哪里尋你?”會有好多種答案!拔易约鹤 、“我自己租房子住”。這是北京女人的標準答案。北京姑娘個性獨立,成年之后,稍有積蓄就想有自己的一套房子,結不結婚都想出去單過,有的為上班近、有的為無拘無束。父母有辦法的,早早就預備出來,指不上父母的就自己想辦法,或租或買,反正“女人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套!”
自己有房子,是北京女人追求的幸福,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天馬行空自由自在。用牛奶洗澡也沒人管,不洗澡也沒人管。高興了請密友來家里聚會開睡衣“扒蹄兒”,不高興了自己在家上網看碟打游戲,祼睡不怕,和別人祼睡也不怕。怎么折騰都沒人嘮叨,多么遐意多么方便。北京的房地產商早就盯上這群北京女人的荷包了,要盡百寶掙單身女人的錢。非常男女、非常宿舍、新世界,放眼看去全是小戶型,男人看不上,女人愛得要命。有地產商更打出旗號說:“我們的房子不是用來住的,是用來做的!”做什么做?還把外墻涂成粉紅色,案名不是亭臺樓閣竟然是一款零食,這明擺著暗示女人:“甜心,自己買房子吧,做愛也得占個主場!”北京男人踢球無論主場客場都是面瓜一點起色都沒有,如今做愛都得做“客場”了。
瀟湘女
湖南的朝天椒,苗條,細腰,線條美,非紅就綠,光澤誘人,簡直可做湖南辣妹子的美術圖像,走在流光溢彩的都市街景里亮麗搶眼,勾人魂魄。即使是平凡婚姻中過日子的湖南辣妹子,也不會像那些被平庸生活磨得虛弱萎縮魅力盡失的怨婦,她像每日餐桌上少不了的辣椒,切得不粗不細,不長不短,擺上來妥妥貼貼,紅綠之間油光亮亮,與主菜相得益彰,不喧賓奪主,也不妄自菲薄。男人觀之不能忽略,食之不能停箸,不時還能品味出新刺激,這就像在平常生活里放點調味品,多情趣而不呆滯。香辣爽口是湖南女子給人的味覺體會。
與湖南女子交往,就像吃辣椒,聞一聞,格外誘人的香辛之氣鉆進鼻尖,試著嘗一口,味蕾舒張,唾夜分泌,滿口生津,再咬兩下,就能品出那股子舌尖上暖流遍布,口腔里溫度升高胃口大開的辣味,從此過了癮,餐餐要吃辣。辣妹子高興了要唱,痛苦了要哭,受了委屈要叫喊,要活得明明白白痛痛快快不把自己憋屈死。所以辣妹子能歌善舞伶牙俐齒。她要跑,要跳,要沖,要蹦起來,見世面闖江湖,做一番自己的事業;她要讓生命呼呼地像燒著了火一樣燃起來,像震耳響天的鼓點,飛揚跋扈的熱舞,急急鏘鏘,風風火火。娶了辣妹子的男子都知道,要讓她安心在家里做煮飯婆難矣,要按自己的意愿去改變或壓制她更是難于上青天,她有主張有見識愛折騰,壓力越大蹦得越高,只怕戳不到天。
臺北女
“情人”這一角色,在西方,似乎并不等同于罪惡,但在中國,尤其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女性而言,這是一種“非常態”的角色,它常與“放蕩”、“淫亂”相提并論,簡直可稱為“變態”。在臺灣的兩性世界中,“情人”從傳統的“變態”幾乎要成為了都市男女之間司空見慣的常態,“婚姻恐懼癥”在臺灣如同幽靈般四處游蕩,“十八年來在愛情大街閑逛,我不免有所感慨:有靈氣的愛情少了,刻骨銘心的婚姻寥若晨星,愿意共負一軛努力建立現實或精神層次堡壘的情偶也不多見了。這情愛國度仿佛正經歷一場瘟疫,紅男綠女在黑街暗巷晃蕩……”,年輕的臺灣女作家感慨不已。
都市社會提供的性知識和營養條件使臺灣女人的性早熟,都市的壓力和風習讓臺灣女人日漸認同晚婚。早熟與婚齡的推遲,使更多未婚女子成為“情人”的后備軍,而不婚或離婚的獨居女子的增加更加壯大了“情人”的陣容。后備軍的人數的擴容只是造就了情人隊伍壯大的潛在可能性,蔚為風潮當然還需要配合觀念上的改變,也就是說,要沖破“情人”的禁忌,必須有對“婚外戀”“婚外性”的寬容和肯定,甚至對女人追求“婚外性”的鼓勵。
海派女
大多數上海女人是蠻“作”的,“作”的水平也是頂級的。到底什么叫作,其實這一個字代表的意思太多了,刁鉆、任性、耍無賴、無理取鬧……隨便你怎么說,這個“作”像上海女人的遺傳基因,一個不“作”的上海女人是不會討人喜歡的。
代表舊上海的典型的月份牌,從畫法上即是運用了類似于平光照片“甜、糯、嗲、嫩”的特色迅速取代勾線設色的舊法,只有這種手法才顯得出上海女人的媚。這份嗲滴滴的粘,再加上作的本性,怎能不讓男人動心于這太“女人”的上海女人。本來你已經下定決心絕對不為她買那條貴得要死要活的Dior手鏈,偏偏她就是那么細聲細氣地說上一兩句好聽的——“伐要嘛,真呃老好看呃呀!我真呃老歡喜呃呀!”
“太貴了!”
“伐好嘛,儂到底歡喜我伐?儂哪能嘎觸氣啦!(你到底喜歡我嗎?你怎么那么討厭)”
你要還沒厚臉皮到承認自己“觸氣”,就不得不乖乖掏出錢來滿足自己身邊的小女人,回到家還要看著自己癟下去的錢包痛罵自己的不守原則。
沒辦法,誰叫上海女人就是這樣厲害。
(文/林丹婭 摘自《女緣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