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9日電 18日出版的《國際商報》刊載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第六輪中美紡織品談判再度沒有達成任何協(xié)議,從種種跡象來看,這次談判的結果似乎還不如以前。
文章指出,雙方不僅沒有像以前那樣用滿預定的談判時間甚至延長,而且雙方談判后發(fā)布的公告都沒有像以前那樣提到取得的進展并明確表明將進行下一輪談判,美方公報近乎赤裸裸地向中方發(fā)出了威脅:“根據中國‘入世’條款,美國一直在運用其在發(fā)生市場擾亂或市場擾亂威脅時實施保障措施的權利,我們將在適當時候繼續(xù)這樣做!敝蟹焦鎰t針鋒相對:“中方不會簽署任何有損中方權益、不利于中國紡織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協(xié)議。”也許我們不得不為最糟糕的雙輸結果作好準備了。
文章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無論美方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動,相信中方管理部門早已對各種結果都作了準備。在短期內,我們需要做的應該是調整自己對中美紡織品爭端解決方案的期望目標。如果說,原來所期望的“次優(yōu)”目標是達成類似中歐備忘錄的協(xié)定,在不犧牲原則的前提下,以可以容許的較低代價為中國對美紡織品出口贏得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假如事實證明這項期望目標無法達成,那么,我們應該做的并不是犧牲原則,而是繼續(xù)堅持基本原則,但著眼于其它目標。這些其它目標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之一可以是通過這一次的激烈爭端讓日后美國不會再肆無忌憚地對中國其它商品橫加限制。如果中國的紡織服裝工業(yè)付出代價已成定局,那么我們關心的就是如何讓這些必定要付出的代價換取盡可能多的收獲。(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