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江蘇南京舉行的第十屆全國運動會,被譽為是2008年北京奧運前最重要的體育盛事;然而,十運會舉辦以來出現的一些丑聞和怪事,不是在給北京奧運增光,而是在給京奧“拆臺”!
丑聞之最,當然莫過于女子柔道七十八公斤以上賽事那一推!雅典奧運冠軍、遼寧選手孫福明,對解放軍小將閻思睿;比賽開始,只見閻思睿用雙手朝孫福明兩肩就這么輕輕一推,孫福明馬上應聲倒地,裁判立即宣布閻思睿獲勝,成為金牌冠軍!
如此“明目張膽”的“讓賽”,場上觀眾和全國電視機前的觀眾無不嘩然。結果,賽事需要重賽。重賽當日,全場觀眾高呼“孫福明加油”,閻思睿則被“從頭噓到尾”。結果,閻思睿再獲勝,全場觀眾憤怒極了,齊喊“還是假的”、“退票”,大量雜物扔進場,秩序大亂。類似事件,還有女子跆拳道比賽,同是上屆雅典奧運冠軍的北京選手羅微,一路都領先;到四強半準決賽,賽會突然宣布羅微“因傷棄權”,對手解放軍小將劉蕊直接晉級;但到了決賽,賽會又宣布劉蕊“因傷棄權”,東道主選手趙艷不戰(zhàn)而勝,直接站到了領獎臺上的冠軍位置。傳媒以“棄權再棄權”作為標題,亦咄咄怪事矣。
怪事還不止此,同樣情況竟又出現在男子八十公斤級賽事:半準決賽,先有江蘇選手王林“因傷棄權”;到決賽,又有河南選手潘冬冬“因傷棄權”,解放軍小將李亮不戰(zhàn)而勝。
類似“因傷棄權”的情況,還出現在其它一些賽事上,以致傳媒記者以“棄權成為十運會‘瘟疫’”來形容其“蔓延”程度,而且指出:“如果棄權真成為‘瘟疫’,那將是十運會的一大悲哀!”
對女子柔道“假打”丑聞的出現,教練劉永福被賽會予以“通報批評”的處分;然而,令人驚訝和不解的是,劉永福賽后并不諱言這是一個“事先張揚”的賽果,而且還“話中有話”地說:“我知道自己在以身試法,但如果因此而能夠令‘賽風’好轉,我會很高興成為凈化賽場的靶子。”
這一句“凈化賽場的靶子”,指的到底是什么?而內地傳媒亦在繼續(xù)追訪,“假打”到底是教練一個人的主意還是更上層的決定?而這過程中被報道出來的事實是,原來,按照全運會訂下的“規(guī)則”,如果是解放軍選手獲得金牌,則其原屬省市也會獲得一面金牌;如此一些教練也就樂得讓屬于自己省籍的解放軍對手獲勝,反正“一賽兩金”、皆大歡喜嘛!
不過,此種“比公平更公平”的賽例,對提高比賽競技水平、提高運動員質素到底有何幫助,對提倡公平、公正的體育精神到底有何意義?則未知所聞也!
公平競技、能者奪冠,本來應該是一切體育運動賽事的基本準則,但是,據說在內地體壇,有一些人卻不是這么看的;他們認為,要通過賽事活動去“扶助”一些邊遠地區(qū)或體育水平較落后的省市,賽果可以作出一些“傾斜”;還有,為了“培養(yǎng)”年輕選手、為○八北京奧運“輸送人才”,一些“老選手”要給年輕選手的出頭“制造條件”和“讓路”……,如此就出現了十運會老將紛紛落馬、新秀冒出頭來的“可喜現象”!
如果有關說法確有根據,那么,事情就不但是可笑的,而且是可悲和可恨的;中國的體育事業(yè),有過“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荒謬年代,由“領導”按“政治需要”來決定輸贏和名次;如今,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年,○八北京奧運已迫在眉睫,如果這種由非賽場上因素決定賽果的局面不改變,甚至變本加厲,則再多現代化的場館、再金碧輝煌的開幕禮,中國的體育事業(yè)距離“現代化”三個字還是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