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政府昨日向立法會簡報修改后的西九文娛藝術區發展計劃,提出四項改善措施,包括取消單一招標模式,降低發展密度及減少區內住宅樓宇,設立基金保障文藝設施能夠持續營運,成立獨立機構監管西九的發展。從上述措施可以看到,政府經過為期半年的廣泛咨詢,在廣納民意的基礎上,對西九發展模式作出大刀闊斧的修改,有助西九工程能夠早日展開。但是,新計劃在吸引財團參與、完善基金及管理局運作、消除市民對興建天幕的疑慮等細節上,仍須作出更詳盡的交代。
西九填海區,作為維港最后一塊大型珍貴的發展地皮,社會主流意見支持政府將其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文娛藝術區,但是在單一招標的問題上,卻引起極大的爭議。現在政府尊重民意,放棄單一招標,除規定至少百分之三十用地須作核心文化設施用途外,將一半商住用地給予其他財團競投,而初選的三個財團中的最后中標者,只可發展其中一半商住用地。這一措施既有助消除市民對“官商勾結”的疑慮,又能引入更多投資者進行公平競爭,有助提升西九文娛區的價值。
當然,針無兩頭利,中標財團所獲土地大幅減小,并要支付至少三百億元成立信托基金,以作為西九文娛藝術設施日后的經常性開支及維修用途,而發展地積比率鐵定不可超過1.81,亦將削弱地產項目的收益,這與原計劃相比,有如肥雞變雞肋,難免會降低對財團的吸引力。不過,西九項目入圍財團之一的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表示,雖然條件與過去不同,估計利潤很微,但由于已投入不少資源進行前期研究,加上項目有利香港,即使只能夠達到收支平衡,亦希望中標;其他財團昨日亦作了較積極的回應。為了保障新計劃順利進行,政府應在改變項目條件與吸引財團競投方面找出平衡點。
西九成立法定獨立機構管理日常運作,市民最為關注的是管理局成員是否有廣泛的代表性,是否能平衡政府、財團及市民的利益。因此,政府應及早制訂管理局條例,管理局成員應具有廣泛代表性,包括政府官員、專業團體、文化藝術界及各相關組織、立法會、城規會的代表等,以平衡各方利益。
對于現時仍爭議極大的天幕問題,政府應體察市民的憂慮,香港是否需要造價如此昂貴、維修保養費用高昂的地標?天幕會否成為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大白象工程?雖然當局強調天幕在技術上、維修保養上無問題,在財政負擔方面亦不會有太大壓力,但總的來說,天幕實在不宜匆匆拍板,政府仍需拿出更充分有力的理據,以消除市民的疑慮。
摘自香港商報;作者: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