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降草原展雄風—空降兵某部實施較大規模空降演習目擊記
秋風陣陣的內蒙古大草原深處,“北劍—2005”軍事演習今天全面展開。在一場空地實兵、實裝檢驗性對抗演習中,擔負“藍軍”縱深空降突擊戰斗任務的空降兵某部,實施了較大規模的空降作戰演習。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場沒有預案、沒有想定、沒有預演的軍事演習具有濃厚的高科技氣息。上午10時20分,多批次多架次殲擊機和強擊機連續實施攻擊,很快開辟出多個空降場。隨即,空中多架大型運輸機悄然而至。隨著機群的掠過,一輛輛傘兵突擊車和一批批突擊隊員隨機而出,頓時,藍天白云間色彩繽紛的重裝巨傘、武裝翼傘、動力翼傘和傘兵傘在空中交替飛舞,順風而下。
據介紹,實施重裝、人員和物資混投,在我軍空降兵歷史上尚屬首次。今天參演的這支部隊,是一支訓練有素、作風過硬的空降尖兵。他們曾在高原、海島、大漠、森林進行過各種復雜地形和各種惡劣氣候的空降演練,全員具備到處能飛、到處能跳、到處能打的空降作戰本領,近百次完成軍委、總部和空軍賦予的重大任務。
今天,盡管地面風速達到每秒7米、空中合成風達到8.9米,為空降增加了一定的危險性,但他們對此已視為平常。只見一支支傘兵突擊群從天而降,著陸后的官兵立刻按戰車定向搜尋系統指定方位,火速搜尋、解脫和發動戰車。很快,部隊就達成主要攻擊群、輔助攻擊群、縱深攻擊群、綜合打擊群、火力突擊群等戰斗編成,并在特戰分隊、火力分隊、防空分隊、反坦克預備隊和綜合保障隊的密切配合下,呈正面抗擊、縱深突擊、側面攻擊、兩翼夾擊之態勢,快速搶占有利作戰地形……
此時,前方多架運輸機飛過,在“紅軍”坦克必經之地撒下大量反坦克地雷,阻攔“紅軍”正面進攻。
正午時分,當這場激烈的空降與反空降對抗即將收兵之時,一位空降兵將軍如數家珍地告訴記者,此次演習在空降兵歷史上創下多個之最:集中輸送批次最多、配屬出動規模最大、動用裝備最全、運用戰法最多、對抗形式最新、對抗保障最復雜。這次具有現代空降作戰特點的對抗性、檢驗性、實戰性演習,鍛煉了各級指揮員的組織籌劃能力,各種信息化指揮手段的運用能力,以及成建制、成單元、成系統的空降作戰能力!
鐵甲“利劍”露鋒芒—北京軍區某師裝甲合成營攻堅戰斗目擊記
天邊剛剛出現第一抹朝霞,擔任“紅軍”的北京軍區某師裝甲合成營所有戰車就編隊完畢,隱蔽進入集結地域,蓄勢待發。這是新編成的裝甲合成營第一次在演習中亮相。
10時許,值班電臺中傳來上級命令:“各攻擊群,沖擊。”剎那間,狼煙四起,全營成左、中、右三路縱隊,坦克在前、步戰車在中、掃雷車及各種裝備保障車在后,如離弦之箭直撲“敵”前沿。
“左翼對空警戒、中路施放煙霧彈、右翼火力掩護,步兵前出協助工兵破障。”廖營長果斷下達命令。只見裝甲步戰車快速前出,載員箭步下車,交叉躍進,在煙霧彈滾滾濃煙的掩護下斷鐵絲、撬鋼錐,很快清除障礙。隨后,綜合掃雷車迅速開進,戰士將爆破掃雷按鈕一按,兩條長長的裝滿烈性炸藥的爆破鏈袋拋出,落地炸響,撕開一條長30多米、寬10多米的通道……
突破“敵”前沿的攻擊群時而左路穿插,時而中路挺進,時而右路側后迂回,變換著各種戰斗隊形向“藍軍”發起強攻。“穿甲彈,左前方敵步戰車800米,放!”一發發炮彈像長了眼睛一樣直搗目標。
“敵強大戰斗群逆襲,請求火力支援。”忽然,沖擊在最前面的左翼攻擊群受到威脅。“反坦克導彈,正前方4000米敵裝甲戰斗車,殲滅!”頓時,幾枚導彈從后方步戰車頂端射出,將“敵”坦克擊毀。
“西側高地處,我坦克履帶被炸斷,請求支援……”激戰正酣,電臺中傳來求救聲。裝甲修理車聽令前去搶修,僅過7分鐘,電臺里就傳來“故障排除”的報告聲,戰損坦克繼續投入戰斗。
此時,中路裝甲群被一條直上直下深約6米、寬10多米的壕溝擋住了去路。焦急之際,一輛裝甲架橋車已到近前,伸出兩只寬大的“長臂”橫躺在兩邊陡壁上,一輛輛戰車疾速通過“天塹”。
在強勢進攻下,“藍軍”難以組織有效的火力反擊,節節撤退。“紅軍”乘勝追擊,各路裝甲群像一把把尖刀直插“敵”縱深……
據該師領導介紹,合成裝甲營將坦克、步戰車、掃雷車、架橋車、修理車等編成在一起,由于平時在一起訓練,打起仗來協同配合更默契,在現代戰爭中能夠發揮更大的威力。
“千里戰場”一屏顯—北京軍區某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導演大廳目擊記
戰鷹呼嘯,鐵甲馳騁,火炮隆隆,演兵場上喧囂炙熱、硝煙彌漫。記者走進演習的控制中樞——導演大廳,與沸騰的演習場相比,這里一片安寧靜謐,秩序井然。
近200平方米的巨型屏幕墻上,通過畫面不斷切換,數百平方公里的演習場一覽無余。分別控制“紅”“藍”對抗雙方各攻擊群、裝甲、防化、陸航、導彈、空降等數十個兵種的20余臺計算機高速運行,所有信息通過寬帶數據網絡傳輸到這里。伴隨著鍵盤敲擊、鼠標游動,數據流在導演部與參演部隊間迅捷穿梭,分別派發到對抗雙方各兵種、分隊的先進衛星定位報告系統,將演習場上的各類戰車、作戰要素、兵力數量變成了一個個形象的符號和量化數字,一一顯示在電子地圖上。
記者在巨幅電子地圖上看到,“紅軍”行進軌跡上不時顯示出爆炸的火光,一臺詳細列出各種參戰裝備信息的計算機屏幕上,“紅軍”原先被標上綠色“對勾”的幾臺坦克和裝甲車,此時被打上了紅色的“叉號”。
“‘紅軍’指揮所報告,在××丘陵地西線一側發現‘藍軍’一個營的裝甲兵力,欲派出左翼攻擊群對其攻擊。”“紅軍”指揮臺上的調理員報告情況后,擔任演習執行導演的該基地謝勇司令員隨即發出了可以執行的指令。不到兩分鐘,電子地圖上,代表“紅軍”左翼攻擊群的數個符號已改變方向。
“10號、14號、16號、19號調理員注意,‘紅軍’左翼馬上將在××高地北側與‘藍軍’遭遇,請注意及時調理裁決。”導演組及時向現地導調參謀通報情況,屏幕墻的顯示模式由原來的兩畫面轉換為六畫面,畫面上顯示“藍軍”已前出反擊,與“紅軍”短兵相接。
“快看!‘紅軍’已突破‘藍軍’一線防御陣地,‘藍軍’左翼正被‘紅軍’主力分割。”電子地圖上,“紅軍”導彈營一陣密集的閃光過后,“藍軍”一個炮陣地符號變成了一片刺眼的紅斑。顯示戰損評估的畫面上,“藍軍”的戰斗力指數迅速下降。
“501、501,我是101,你的戰斗力指數已不足60%,導演部提醒你注意調整作戰決心。”10分鐘后,“藍軍”完成了集結突圍,與增援部隊迅速形成合力,再度反擊抗敵,顯示屏上又呈現出新的對峙態勢。
參演部隊指揮員告訴記者,基地先進的演習監控、模擬仿真和導調評估系統為演習成功提供了可靠保證;此次演習對抗性強,實戰味濃,官兵受到了近似實戰的摔打,獲益匪淺。
(來源:解放軍報;趙啟洪 張金玉 孫紅宇 鄒維榮 田軍 張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