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7日電 今天的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紀念九一八事變74周年,強調要始終要居安思危、自強不息,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更好地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事業,更好地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下文為評論員文章全文:
今年9月18日,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74周年紀念日。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關東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以此為借口突然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和沈陽城,從此開始了瘋狂侵華戰爭。東三省上百萬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個多月里全部淪喪,億萬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威脅。九一八事變標志著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全面侵華,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波瀾壯闊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在國難當頭之際,中國共產黨以堅定意志和模范行動,成為凝聚民族力量、挽救民族危亡的堅強鼓舞者和組織者,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九一八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吹響了救亡圖存的第一聲號角,舉起了全民抗戰的第一面旗幟。在東北國土陷落、敵我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創建了敵后武裝,在白山黑水間艱難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并向東北派出大批干部,組建東北抗日聯軍,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抗戰長達14年,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趙一曼等一大批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為此英勇獻身。正是在中國共產黨救亡圖存、全民抗戰的號召下,中華兒女迅速動員和武裝起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仇敵愾,共赴國難。
1931年9月18日是中華民族的國恥日。我們絕不能忘記當年國土淪陷的慘痛歷史,絕不能忘記國家落后分裂和對侵略者妥協退讓的沉痛教訓。國難當頭,全民奮起。在那段血與火的歲月中,中華民族覺醒了。從那時起開始的抗日戰爭,鮮明地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團結意識、民族英雄氣概、民族自強信念、民族創造精神和民族奉獻精神。正是這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始終鼓舞著中國人民誓死抗爭,直至奪取抗戰的輝煌勝利,并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紀念九一八事變,就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我們要把抗日戰爭給予我們的豐富經驗和重要啟示,轉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的實際行動。要堅定不移地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要堅定不移地鞏固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積極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要堅定不移地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九一八事變是一小撮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策劃和制造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這段歷史不能忘卻,更不容篡改和抹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只有不忘過去、記取教訓,才能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中國政府一貫重視中日關系,始終堅持中日友好方針,并為中日友好作出了不懈努力。我們希望日本政府和領導人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從維護中日友好、維護亞洲地區穩定和發展的大局出發,以嚴肅慎重的態度處理好歷史問題,把對那場侵略戰爭表示的道歉和反省落實到行動上,推進21世紀的中日友好合作關系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74年過去了,中華民族遭受侵略、壓迫、奴役的命運一去不復返。今日的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康,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界依然很不太平,我們既面臨發展的難得歷史機遇,也面臨許多新問題、新矛盾和新挑戰,全體中華兒女始終要居安思危、自強不息。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同志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更好地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事業,更好地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