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媒體聯系。)
今天的溫哥華華人社區與從前大不相同,它融合了更多的種族、文化、職業、社會背景。1994年4月~95年3月間,來自香港的新移民有18,200人,占所有華人新移民的45%;臺灣3,973人,大陸3,921人,占整體華人新移民的20%。其中新移民70%登陸加拿大后,選擇定居溫哥華、列治文、本拿比、薩里、及高貴林地區,卑詩省成了全加最受亞洲移民歡迎的省份。如今,卑詩省居民的10%是華人。
這一階段的移民匯成加拿大歷史上第三輪華人移民潮,他們中有加拿大移民投資項目(Immigrant Investor Program)承認的企業家、投資者,有自雇商人,他們投資溫哥華的房地產、賓館、餐飲業、制造業、媒體、廣告、電子、紡織工業。
1984年,大量香港資金流入溫哥華,因為當時正值《中英聯合聲明》簽署時期,其中宣布香港將于1997年回歸中國。后來陸續移民溫哥華的華人移民則是被當地的美麗風景、生活方式所吸引。
現在,溫哥華的臺北經濟文化中心、香港商會、臺灣企業家投資協會、列治文亞太商業協會、本拿比商會等著名機構的建立,充分反映出華人在加拿大經濟領域日漸重要的地位,華人移民為了共同的經濟利益,通過這些機構促進地區經濟、國際貿易的發展。
但這并不是說溫哥華就是一個理想的“淘金地”,很多人定居溫哥華后,發現在這里做生意真的是很難,繁雜的稅務體系、嚴格的政府管制、當地的消費需求使很多中國商業都處在夾縫中艱難的謀生存。同樣,華人學者、藝術家、教授、技術工人也面臨相同的境遇,他們的高學歷、數十年寶貴的工作經驗在這里都得不到承認。加拿大統計局數據6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持有高學歷的華人移民中,只有24%從事著自己的專業工作或管理工作。
無數來到這個新經濟文化環境的移民們,不論從生活上還是精神上,都要忍受沉重的負擔,重新建立自己的身份,發展新的工作關系網,調整傳統的生活習慣,為獲得加拿大各種工作認證不停奮斗。有些人不再相信加拿大能夠給他們提供美好的生活,于是出現了一波又一波的“海龜”。
在溫哥華,中國移民依靠自己的媒體獲取信息,目前在加拿大有3大主要報紙、兩個電臺及兩個電視頻道提供中文服務。現代亞洲超市,如列治文的Aberdeen Centre,他們為華人提供了舒適輕松的購物環境。過去10年列治文、本拿比甚至高貴林地區都紛紛涌現出新的“中國城”,也成為加拿大旅游文化的一大景點。
政治方面,華人在市府、省府,甚至聯邦政府逐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923年7月1日加拿大政府曾設立了一項排華法案,阻止所有華人移民來加,無數華人家庭因此妻離子散,此法案直至1947年才被廢除,華裔加拿大人終于取得了聯邦投票權。同時,很多華人政治團體也紛紛成立,維護華人在加拿大的平等權利。
憑借著辛勤的工作、非凡的能力,溫哥華華人社區正在不斷壯大,向前發展。盡管與主流社會存在著很大差異,但新移民的價值觀、做出的貢獻無疑逐漸得到了更多加拿大人的認可。
來源:多倫多信息港 文/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