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31日電 據(jù)中國經濟時報報道,政府壟斷土地交易,從農民手里低價征用土地,然后轉手高價賣給房地產開發(fā)商,這早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然而,這種“左手進右手出”自買自賣式的市場規(guī)則最近卻遭到了權威人士的質疑。
“現(xiàn)在市場上所有的土地交易,都是一個莊家,這是個很大的問題!”8月28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宏觀戰(zhàn)略部部長趙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把土地分給農民,長期所有”。
趙曉是在談到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問題時做上述表示的。趙曉認為,現(xiàn)在房地產市場的許多問題都跟土地有關(如地價與眼下最為敏感的房價),而房地產市場更深層次的“瓶頸”是當前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不合理。
趙曉說,大家知道,目前房產市場已經放開,所謂的“地產市場”并沒有真正市場化,也就是說整個房地產市場,房產市場化了,而房地產業(yè)的前端沒有市場化,這就保不齊能使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
提及“8·31大限”, 趙曉說:“這種對房地產市場上游土地采取‘限制’措施,實際減少土地供給的做法,對房價上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個做法確實值得商榷。”
趙曉認為,要使房地產市場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不僅房產市場應完全市場化,地產市場也應該放開,完全市場化。“所有的地都賣給一個人,所有的人都只能從一個人那里買地,這個人太厲害了!”趙曉所指的這個“人”,就是指前面提到的“莊家”,也就是壟斷地產交易的政府。
趙曉指出,政府一手壟斷土地交易市場不僅不利于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而且容易滋生腐敗。地產市場最大的莊家是地方政府,“如果在交易過程中遇上貪官污吏在里面上下其手,最后這些人收益很大,但是老百姓怎么辦?所以這里面有好多的問題。”趙曉說。
那么地產(土地)市場到底怎么放?又該怎樣市場化呢?
趙曉給出的方案是:把土地分給老百姓,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則分給農民。“與其土地賣了錢讓貪官拿走,不如干脆把土地分給農民。”趙曉說,“土地分給農民后,農民有了土地所有權,可以由自己來決定要不要賣。”
趙曉認為,土地所有權制的這種變革有許多好處。
首先,它可以使這項改革惠及中國目前最廣泛也是人口最多的平民。以農民為例,趙曉說,中國農民曾經有兩次重要的機會可以享受社會經濟發(fā)展帶來的益處:一次是改革開放后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第二次則是城市化,但這兩次都由于沒有土地所有權,因而只有靠出賣勞動力得到溢出收益,而相應的代表人,卻把好處拿走了。城市化過程中非常大的土地資產收益,目前卻與農民擦肩而過。這是需要改變的。
其次,它對房地產市場大有好處。趙曉表示,當前房價高,大多數(shù)人買不起房,實際上是開發(fā)商在為少數(shù)富人造房子。土地所有權制變革以后,土地市場“一個口進,一個口出”的現(xiàn)象將會得到改觀。放開土地供應,房價就上不到哪里去。打破政府一手包辦的土地市場壟斷局面,如果再配套一些政策,消除二元結構導致的經濟背謬現(xiàn)象和房地產畸形,相信大多數(shù)人就能夠買得起房子,會推動房地產市場回到更加健康的軌道上來。
第三,明確土地農民所有之后,可以使政府專心致力于維護生態(tài),改善環(huán)境,做好社會保障等公益事業(yè),發(fā)揮好公共管理職能。生態(tài)、環(huán)境好了,土地管理得好,政府可以從土地增值稅等方面獲益,全國人民若都喜歡來你這里買房子,對招商引資就會大有好處,政府可從更多的途徑拿到收益。相反,若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靠出賣土地發(fā)展經濟,不注重環(huán)境,房價就會一落千丈,把子孫后代的前途給毀了,吃祖宗飯,斷子孫路。(周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