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8日電 中國農村地區53.5%的患者在村級衛生機構看病,鄉村醫生被譽為農民健康的“守門神”。據解放日報報道,上,F有的鄉村醫生中,46歲以上的占62.7%,30歲以下的僅占9.2%,有的鄉村醫生因無人接替,竟一直工作到72歲……
退休了,誰來接班
據了解,上海目前有鄉村醫生4709名,46歲以上的占62.7%,年齡在30歲以下的僅占9.2%,鄉村醫生年齡結構老化問題相當突出。
有關人士指出,區里很多鄉村醫生都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加入農村醫療隊伍的,這批人現在都即將退休,而年輕一代幾乎沒有。由于沒有人接班,很多要退休的鄉村醫生將接受返聘,有的一直做到72歲才退休。
月退休金百元,怎能留人
鄉村醫生為何青黃不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待遇低和退休后保障不夠。上海市衛生局基層工作處張文忠說,長期以來,鄉村醫生在人事管理、技術規范、生活待遇和社會保障等方面,未完全納入衛生技術隊伍統一管理,無法形成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的機制。
“這里服裝企業員工月收入一般800元左右,我現在能拿千把塊,已經很滿意了,可一旦退休,我每月只有一百多塊。”做了34年鄉村醫生的周文良,很擔心自己退休后的生計。因為生活拮據,有的鄉村醫生生病從來不上醫院。
張文忠說,鄉村教師的待遇和生活保障比鄉村醫生解決得好。即使是參加鎮保的鄉村醫生,按社會平均工資每月300元,由鎮負責50%,交滿15年,而超過50%的鄉村醫生已過50歲,60歲以后的繳費還是由鄉村醫生自負。
由于待遇低,鄉村醫生崗位對農村青年缺乏吸引力。也有些青年有志于當鄉村醫生,可近年來有關部門大大提高了鄉村醫生這一工作的“門檻”,把他們擋在了門外。
據了解,近年來,上海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讓越來越多的鄉村醫生接受學歷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74%的鄉村醫生取得職業助理醫師或職業醫師資格,但總體文化素質仍然偏低。目前,63.5%的鄉村醫生為初中文化程度,僅有0.7%的人取得了大專學歷。
解后顧之憂才有后來者
有關人士認為,要解決鄉村醫生后繼乏人的問題,關鍵是要提高待遇,并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在農村合作醫療座談會上,不少基層工作者也呼吁,應該將鄉村醫生納入衛生系統的隊伍中,對其配置、基本要求、報酬出資途徑、培訓等做出統一計劃。
專家建議,為鄉村醫生設立最低工資標準線,確保他們享受鎮保,以穩定農村基層醫療服務隊伍。據張文忠透露,目前有關提高鄉村醫生報酬和保障的方案正在擬定中,鄉村醫生的待遇可參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入的平均水平,同時參照當地鄉鎮企業收入的平均水平來確定。(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