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7日電 據南方日報報道,“人從0歲到100歲都可能有性需求。”昨天下午,北大醫學部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中國性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胡佩誠教授在廣東省府禮堂對性問題,做了一番“從搖籃到墳墓”的普及教育。
與一般人激烈聲討的態度不同,胡佩誠教授進行的是基于國人性心理的推廣教育:“中國的性教育,不是領導不重視,也不缺少文件,阻力還是來自整個社會的觀念。”他認為,從國情出發,很多人接受性教育的方式往往是課外渠道,因此,中國的課堂性教育是失敗的。
幾乎每個孩子都問過家長“我從哪里來?”,中國家長的回答往往是“從路邊揀來的”等等。胡教授表示,“家長應正確回答孩子的性問題,與其使用‘小雞雞’之類的代名詞,不如告訴他真實的答案。”“在孩子手淫時,家長不要說‘臟,討厭’之類的字眼,如果讓孩子感覺這是骯臟的事,長大就有可能陽痿。”胡教授表示,從嬰兒開始,人類就有了“無意識的性體驗”。“男孩當男孩養,女孩當女孩養,在起名、玩具、衣著、談話、行為要求上要注意性別同一性,相反的話,就有可能出現異性癖、同性戀”。
調查發現,排在第一位的是書、大眾媒體,而不是課堂,甚至極少有人從課堂上獲取性知識。SARS期間,在胡教授開辦的“青蘋果門診”,一個自稱小學六年級的小女孩來咨詢,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我是個同性戀”。經鑒定果真是同性戀。
“隨著世界信息化、網絡化,如果不能從正面課堂對青少年群體進行引導,他們也可以從其他渠道獲得,這其中就有很多歪曲的信息。”胡佩誠表示,孩子從7歲開始,家長老師就要講授怎樣做可以避免懷孕。“我們政府是很重視青少年性教育,發了不少小冊子,可這些小學老師就是不聽,甚至將這些頁面撕掉。”
據調查,在中國,45—55歲的人群,性生活平均不足每月1次,很多人處于“下崗”狀態;55—60歲的人群,平均不到每年一次,處于“退休狀態”。中醫更是認為,60歲以后就不應提倡性生活。對此,胡佩誠表示,人類從0—100歲,都可能有性需求,“只要體力允許,老年人的性生活應該可以提倡,老人也可以有高質量的性生活。他們可以通過撫摸、親昵、擁抱完成性活動,并非完全要用性交。”胡佩誠表示,目前老人面臨最大的苦惱就是“要不要再婚?”其中,子女反對、觀念陳舊和社會輿論壓力成為最大障礙。
胡佩誠簡介:上海人,1947年出生,現任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中國性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高等教育醫學心理學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醫學法律學會中方執委,亞洲大洋洲性學會中方執委等職。他于上世紀80年代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大學生心理咨詢門診,推動了現代醫學與教育模式的轉變。2002年他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少男少女門診,對開展中國性教育起了極大推動作用。(劉中元 陳楓 王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