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了,反了。
不止一次聽到華人移民父母們用強烈的情緒表達對自己孩子的不滿。曾經編織的五彩夢碎了,原來制定的小藍圖毀了。在生存壓力和理想擱淺的雙重打擊面前,華人移民父母承載著巨大的創痛。因為和接受新文化更迅速的子女相比,自己每天都在落后,而孩子們開始變得不那么好管教了。
移民父母和他們子女之間的沖突,除了兩代人的隔閡,還有父母的東方文化家長式教育和子女的西方文化朋友式互動關系的沖突。一切都讓家長們無所適從。
隨著越來越多的移民選擇定居加拿大,各種問題不斷產生。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移民子女的教育問題。就大多數華人移民家庭而言,首要的問題似乎是要學會和自己的孩子“斗法”。
乖乖女變成“造反派”
加拿大列治文的劉女士一提到自己的女兒就“悲從中來”,她和丈夫在大陸銀行工作,爺爺那一輩在十里洋場的上海是有頭有臉的角色,只是后來家道中落,自己從小想當“社交名媛”的夢想破滅了,在國家恢復高考后,她總算拉了個“牛尾巴”。然而,歲月催人老,眼看“美好的理想”已經實現無望,便把所有的“寶”全押在女兒身上,父母擬定了“寶寶成長十年計劃”,準備聚合全部人力物力,打造德智體能全面發展的“明日之星”。于是,女兒早早就喪失了“快樂的童年”,三歲練習鋼琴、五歲背誦唐詩、七歲學習作畫,用劉女士的話說:“貴族氣質需要豐富的文化底蘊,這一切必須從娃娃抓起。”女兒十分乖巧,很快就顯現出對“琴棋書畫”非凡的能力,參加市、區、校三級各項比賽屢次獲獎。在即將進入中學的關鍵時刻,有高人指點必須到海外接受西方教育,才能“修成正果”。
夫妻倆經過三年拼搏,終于在溫哥華安了家。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來到加拿大后,女兒活脫脫完全變了一個人,她先是用陽奉陰違的方法變相“抗拒”練琴習畫,接著又和各族裔孩子全面打成一片,爬山、滑冰、野炊每周的活動排得滿滿的。于是,在生活方式和未來志向方面的“大辯論”頻頻在母女間發生,最終演變成“大沖突”。女兒一改過去的乖順,經常對父母怒目而視或聲嘶力竭并多次發出“SOS”:如果再侵犯她的個人選擇權,她將在18歲后尋求“個人獨立”。她說:過去的生活已經受夠了,我已經長大了。在女兒的“通牒”面前,劉女士和丈夫只能全部扯起了“白旗”。這種妥協,才換來家中暫時的平靜。
“一失足成千古恨,女兒已經飛走了。”劉女士知道,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沒有辦法用人工方法去打造一個“貴族”,在加拿大就更不可能。最令她沮喪的是,女兒最近還談了一個印度裔的男朋友,夫妻倆每天都在長噓短嘆中打發日子。“如果成了,也算是為中印關系做點貢獻吧。”劉女士說這話的聲音很低。
這里的傍晚靜悄悄
在溫東維多利亞街上有一座非常普通的獨立屋,開雜貨店的肖先生一家已經在這里住了整整25年了,眼看著院子里的CEDAR樹越長越高、孩子越長越大,自己也變的越來越老。但這段時間,肖老板和23歲小兒子的沖突全面“升級”。孩子是在加拿大出生的,為了讓他多接受東方的文化熏陶,老肖從5歲開始就進行中文教育,讓他感到欣喜的是,兒子悟性很高,到13歲的時候,中文的一般讀寫聽能力都基本掌握,在一次溫哥華中文比賽中,還以一篇《我家的鄉情》獲得三等獎。但19歲之后,肖老板發現孩子在悄悄地轉變。先是在左邊耳朵上扎了一個洞,掛上一只圓圓的金屬環,過一陣子,又把自己頭發全部染成中褐色,據說當年愛斯基摩人就是這種顏色。到了今年夏天,兒子又在自己右手臂上刺上了一條和蟒蛇非常相象的怪獸,就差在自己胸脯上貼上幾根人造胸毛了。
經過調查,兒子加入一個叫做“好貓三兩只”的個性化小團伙,還打著“多元文化融合”的旗號。“呸,他還有臉把那破組織和多元文化掛勾呢。”肖老板忿忿地說。在訓斥、警告、威脅全部沒有用的情況下,肖老板便下了一道“家令”,如果不在7月底前將容貌“恢復原狀”,將不再搭理小兒子。可兒子這會脾氣倔,就是不讓老父親“臺階下”。于是,父子之間開展的“冷戰”便登了場。
原來家中其樂融融的氣氛沒有了。即便在客廳撞上,也不打招呼。別別扭扭的日子已經半個多月了,肖老板也覺得不是個辦法。“咳,兒大不由爹啊!”肖老板這幾天長嘆一口,據說這幾天連雜貨店的買賣也沒心思去做了。
父母都是紙老虎
來到加拿大,孩子的生活圈子多元了,見聞也豐富了,父母從小管孩子的那套已不管用了,在嚴峻的形勢面前,父母或軟或硬不斷和孩子“斗爭”,結果發現,大都不是他們的對手,“從失敗走向失敗”幾乎成了父母親必定要走的路,孩子也發現父母們全是紙老虎。
素里從事面包生意的白先生給記者講述的故事和華裔作家王伯慶在《我家有個小鬼子》中敘述的一段他和女兒的經歷很相似。
白先生到溫哥華只有三年,早年曾經在大陸當過偵察兵。15歲的女兒來到溫哥華后,剛開始一切如常。但自從去年底發現孩子老是在家鬼鬼祟祟接聽電話之后,老白就覺得問題嚴重。“早戀”這兩個字一直在腦海盤旋。他擔心孩子遇上一個叫大衛或湯姆的小壞蛋,忘記了跟老爸的信誓旦旦:18歲以后才約會。他不能坐視不管,但在真相沒有水落石出之前,又不能輕易“打草驚蛇”。老白先讓來探親的母親了解“敵情”,幾天下來,有點線索,可是女兒“鬼”著呢,她發現“階級斗爭新動向”后,也不作聲,卻對奶奶采取“懷柔政策”,和奶奶逛街、與奶奶聊天,沒幾天奶奶就把老白給出賣了。
沒辦法,只能和老婆商量,但她積極性不高,幾次枕邊動員,動之以情、曉之于理,才答應勉強一試。老白改變原來的策略,要求老婆抓住機會對她進行“人生、理想”的傳、幫、帶工作。但女兒態度不好,經常和媽媽辯論,做母親的一急,不懂“地下工作”的常識,又把老白“端”了出來,老白被女兒惡批為“侵犯個人陰私”的小丑,而且是“累犯”,在家中聲名狼藉。這段時間,還處于女兒的“以觀后效”的考察期內。
“過早暴露了目標,這是軍中大忌。”老白一邊包著大肉包一邊分析道。
“孩子逆反”是個偽命題
“叛逆期對孩子而言是不大精準的表述,它是相較于家長原有的思維而言的,其實不是什么大問題。只要當父母的愿意放下身段,練習傾聽子女內心的需求開始終將可以享受到子女互動的美妙經驗。”“中僑互助會”創會會長、在香港和溫哥華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0年的前市議員葉吳美琪這樣認為。她說:做父母的心態非常重要,孩子一直“很乖”也未必是好事。重要的是要善于發現東西不同文化的契合點,要輔導孩子進行選擇,而不是代替他操作。
葉吳美琪女士以她的經驗為例子認為,目前家長和孩子之間發生的一些狀況,主要還是“溝通”的問題,其次是家長如何“繼續進步”的問題。她強調,做家長的必須和孩子的老師建立聯系,要將自己的想法讓老師明白,然后實現“本土化”,這樣就會有很好的效果。既然在西方,就不能沿用過于刻板和傳統的方法。
和孩子相處的藝術并不高深
加拿大“華人情緒健康互助會”會長陳雅立認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沖突說到底還是情緒上的互相不對稱。她分析了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在經歷了長期的申請排隊輪候后踏上加國土地的中國移民們,大多已年過三十,曾經擁有的種種夢想或設想在加拿大冰冷的就業市場面前化為烏有。原先光茫四射的滿腹才學和全身技能被語言的弱勢大打折扣,中年的移民朋友們把飽含期望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自己年幼的兒女,未酬的壯志看來只能在第二代上實現了。多年潛移默化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心理影響,諸如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等,在異國他鄉的現實世界中令中年的移民朋友體會猶深。而許多原來對西方教育寄予過高期望但又未真正了解其教育理念的家長們,對現實的加拿大中小學公立教育的過于簡單寬松也頗感失望,他們認為,在這種教育體制下長大的孩子,上進心不夠強,基礎知識薄弱,難以應付大學及成人后激烈競爭的社會。為彌補種種遺憾和不足,家長們費盡心思,想出種種招術去達成孩子在學業及愛好上的全面、多能、專深與卓異。久而久之,在加國這塊土地上,慢慢滋長了與以往英法傳統炯然不同的華裔教育文化現象,構成了加拿大教育市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陳會長所領導的互助會到今年已經十多年了,她覺得情緒從思想上來,而思想影響行為。他希望移民家長要從五點上下功夫。首先要保持平等的關系,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其次要學會傾聽,不要似聽非聽;第三要用尊重的語氣而不是教訓的語氣和孩子交換意見。第四 自己要做出好榜樣。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青少年一般都是根據別人的行為而不是根據言詞來學習和評價別人的,當然也包括評價自己的父母在內。第五對任何事都要保持冷靜,避免做出過分的反應。
“對抗”并非必然發生
同樣是移民家庭,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一直是處在“歌舞升平”階段,SFU學習傳播的二年級學生陳敏詩認為:良好的家庭氣氛和寬松的成長環境,使她不光和自己的父母也和周邊的許多人建立了良好的關系。
出生在加拿大的陳敏詩在談到怎樣看待加拿大教育對一個華人的影響時,表示她無法作出判斷,因為她對兩者之間無法有比較清晰的比較。不過,她認為,自己家庭中良好的氣氛,使她養成了包容、內斂的個性,在業余時間,她喜歡旅行和圍棋,還喜歡做義工。
溫哥華資深集郵家陳瑞召也認為,第二代融入主流是必然的,在這個過程中,關鍵要看他的父母是不是真正將中華文化的精髓傳遞給他們。陳敏詩的母親也表示,自己常常把自己的生活心得和自己的孩子分享,同是也把華人的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她們。因此,“對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來源:加拿大《環球華報》 文:高冰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