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8月和中國復交的乍得確定了駐華大使人選,并決定在北京重建大使館。記者采訪了中地海外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駐乍得的工作人員,他們講述了中國人在乍得的生活。
公司禁止飯后散步
經理部的王勇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到乍得時的情景。“飛機降落時已經是晚上了,奇怪的是,視野里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城市燈光,甚至連路燈都沒有。整個機場就是一個小跑道,兩邊的幾間房子是指揮操作間。”
由于頻繁遭受殖民統治和戰亂,乍得以前幾乎沒有任何城市規劃和建設。只有外資企業、政府機構和富商才用得起電。一些有錢人自己買小發電機發電,窮人還過著點油燈的生活。
剛一到乍得,就有好心人提醒王勇,在社會治安,尤其是對外國人的安全保護尚未走上軌道的首都恩賈梅納,最好晚上六七點以后不要出門。如果非要出門,千萬要多加小心,一些外資企業采取的措施是派保鏢貼身跟隨。
王勇說,在乍得的外資公司都有一項不成文規定:嚴禁步行,禁止“飯后散步”這項活動。在外地的施工工地,必須委托當地軍隊對員工進行保護。
去之前,王勇多次看到西方媒體稱恩賈梅納為“死城”。生活了一段時間后,他感覺到,這種說法雖然有些過激,但確實反映了當地基礎設施比較落后、生活條件艱苦、文化生活枯燥的現狀。由于商業剛剛處于起步階段,再加上其他種種原因,恩賈梅納的大街上晚上7點以后就變得冷冷清清,很多地方都是一片漆黑。
物價和法國差不多
在恩賈梅納生活了兩年半的王勇感覺到,乍得的貧富分化比較嚴重。少數處于金字塔塔尖的富人,其富裕程度對很多發達國家的人來說也是可望而不可及,但是貧困人口卻生計艱難。
一些赤貧家庭平時最主要的食物就是用高粱搗成的糊糊,偶爾才能吃一頓大餅改善生活。很多人為了省錢,每天只吃兩頓飯,中午飯用喝水來代替。
由于乍得的工農業發展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因此,目前對發達國家屬于基本生活要求的消費品,大到電視機、電冰箱,小到手紙、牙簽,在這里都無法實現自產,全部需要進口。這樣一來,物價就居高不下,一卷衛生紙折合人民幣5-10元,物價和法國差不多。
由于乍得沒有大規模的農業,蔬菜大都是當地老百姓自己種的,絕對是綠色食品。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貴,王勇樂觀地說:“愛吃芒果的人在乍得可以吃個夠。乍得盛產芒果,在市場買芒果都用堆來當計量單位,2美元就可以買一大盆。
一些有條件和設施的中資公司,都在公司的院子里打了一口深井,喝水,洗澡都用它。上網則通過衛星,一套設備要2000多歐元,每月還要交近1000美元的上網費,網速也極不穩定。
苦干高效讓當地人咂舌
王勇所在的中地海外公司主要業務是工程承包,他們的第一個項目就是一條120公里的土路的整治。
王勇說,恩賈梅納有些荒野沒有道路,他們的任務是運一些有一定黏結性和強度的土來,鋪好,夯實。乍得獨立后,基本沒再搞任何市政建設。城市里只有幾條柏油路,年久失修,車輛只能勉強通過。這使中國的工程公司有了用武之地。
中地海外公司讓乍得人接觸到了中國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和高效的工作方式。在項目的關鍵時刻,中國小伙子們常常24小時連續作戰,這讓很多合作者咂舌,他們說:“看到你們,我們就知道中國這幾年為什么有如此驚人的發展了。”
中餐館讓人鼓舞
生活雖然枯燥,但在乍得的中國人發現,生活簡單也有簡單的好處。“在乍得,只要看到黃皮膚的亞洲面孔,就會感到格外親近,各中資公司的員工之間經常交往,大家互相照顧。”王勇說:“空閑時間,大家常在一起打球。時間一長,大家的身體更強健了。”
令人驚喜的是,乍得首都恩賈梅納還有兩家中餐館。雖然規模只和國內的小吃店差不多,卻已經經營了七八年,生意也做得紅紅火火。由于乍得是內陸國家,交通不便,如果大規模從國內進貨運輸成本太高,所以餐館的很多調料都是買當地的代替,或者請中國公司的人帶一點。像海鮮這類乍得絕對沒有的東西只能從喀麥隆的一個港口進貨。
兩家餐館的菜味道都不錯,其中一家味道比較地道,中國人去的多,而另一家融合了當地人的口味,去那里用餐的乍得人比較多。王勇公司的工作人員龐冬松說:“這兩家中餐館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雖然在恩賈梅納的生活有諸多不便,但是兩個中餐館都能生存,說明這里還是有機會。”
稱中國人是“玫瑰人”
盡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乍得人仍然開朗而樂觀地生活著。路邊,時常能看到民間藝人自娛自樂地演奏非洲傳統樂器。在那里的中國人也受到他們的熱情接待。
很多當地人分不清東方人和西方人,只有皮膚黑與不黑之分。一些風趣的乍得人親切地稱中國人為“玫瑰人”(rosemen),因為他們認為我們的皮膚顏色像玫瑰一樣漂亮。
乍得人也分不清臺灣和大陸究竟有什么區別。“跟乍得人提起CHINA(中國),大家都知道,但是說到臺灣,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一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這些中國人就自覺自愿地擔當起宣傳員的角色。”王勇告訴記者。(來源:世界新聞報;作者: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