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被作為搞笑名句流傳得很廣泛。它既像語言游戲,又一語道破機關(guān)。
在中國,幾乎全都是雙職工家庭,雙方收入都需要維持家庭所用,而在日本,家庭經(jīng)濟的模式也依照這個社會的基本形態(tài)——男主外女主內(nèi)。盡管日本男尊女卑,銀行卡卻絕大多數(shù)掌控在妻子手中。旅日華人夫婦,從中國來到日本,家庭經(jīng)濟是日本式還是中國式?是誰在管錢包?
夫婦各頂半邊天
夫婦各自管理自己的賬戶,并分擔家庭開銷——在采訪中,這樣的夫婦占比例最大。但雖說分擔開銷,由于大多數(shù)家庭男方工資較高,而女方多為非正式職員,收入即不穩(wěn)定且偏低,因此,家里的“大頭”由男方負責,日常開銷零用由女方收入維持,這是最多見的華人家庭現(xiàn)狀。
前不久剛買了房子的孫晴告訴記者,她丈夫的工資用來支付房屋貸款、兒子的教育費等,即很多從銀行直接轉(zhuǎn)賬的項目。而家里的伙食費和日常生活品,則由她自己打工所得支付。她說,雖然周圍有人告訴她,在日本,都是男人養(yǎng)家,她掙的錢應該只屬于她自己,但她卻不這樣看:“這個家是我們?nèi)齻人的,我當然應該也出一份。在國內(nèi)的時候,我們的工資收入差不多,所以都是放在一起用,來日本以后,收入相差大了,得由丈夫來負責主要開銷,但是,我也是家庭成員,這個家又不是他一個人的,所以我打工的收入就用來一家三口人吃飯。如果讓一個人來負擔整個家庭的開銷,那負擔就太重了。如果大家分擔,就比較容易。”
夫婦各自管錢,但彼此坦誠,有需要時互相照應,將錢合在一起應付——這是大多數(shù)各自管賬的華人夫婦的狀態(tài)。
對于不是日本式的由女方管錢,來自北京的金華說主要因為自己太懶:每天也要上班,沒有時間去管丈夫的銀行存折。還有一點便是,因為她的丈夫喜歡炒股票,而她的性格比較容易著急——如果知道又輸錢了,就會弄得神經(jīng)緊張,而因為自己不管丈夫的錢,所以樂得眼不見為凈,不必為股票和存款的上下而心驚膽戰(zhàn)的。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分擔的家庭有一個不成文的條約:從銀行走的錢由丈夫出,現(xiàn)金的用項由妻子負責。也就是說,房費、水電、教育費、稅金和保險這些在當今時代多數(shù)都由銀行轉(zhuǎn)賬的費用,都由丈夫負責。而日常的伙食和日用品開銷這些現(xiàn)金支付則是妻子負擔——在日本,比起房費等,日常生活費的開銷并不大,但畢竟是一同負擔一個家庭。因此,這種方式頗能達到一種經(jīng)濟平衡。
你的是我們的 我的是我的
作為入鄉(xiāng)隨俗派的代表,上海來的于青青開口便對記者說:“我告訴我家老公,你掙的錢是我們的,我掙的錢是我的。你總不會想要老婆來分擔家庭開銷吧?這樣沒有出息的事情你怎么做得出來?”
聽于青青的“歪理”,先給人以無理取鬧感,但聽完她說,似乎也并非完全無理。以她的說法,她在家中包下了全部家務和帶2歲兒子的任務,在女兒上保育園的時間段內(nèi),她在家旁邊的“熱便當”打工,從早上10點到下午3點,“時給”850,一天下來4千多,一個月接近9萬,而家中窗明幾凈,小孩活潑可愛——“我已經(jīng)完成了我的一份工作,就是把家中打理好,而打工是用本該我休息的時間,比如那些日本太太那樣逛街聚餐看電影的時間,這樣的錢難道不該我自己存著嗎?”青青的“私房錢”其實是丈夫認可的,因為青青表示這錢存著其實也是為了家里,一旦家中有需要,她會毫不猶豫地拿出來,但當丈夫的收入足以維持家庭時,她享受這種自己存錢的樂趣。
不可否認的是,錢在家庭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誰掌握經(jīng)濟大權(quán),似乎也隱隱顯示這個家庭誰說了算。比如在國際婚姻家庭中,日本丈夫是否將錢交給妻子管理,確實能說明他是否對中國妻子給予了信賴。
在采訪之中,記者得知不少中國妻子每月得到丈夫的生活費,有的10萬,有的15萬,有的只有5萬。當然,在這筆錢以外,如果妻子自己打工所得,他們也可以看作都是妻子自己的錢。每月拿生活費的妻子,在經(jīng)濟上自主權(quán)較少,間接達到了日本丈夫的目的:讓她無法逃走。
其實,在很多中日婚姻家庭中,這種情況尤為顯著,即按照日本家庭模式,由丈夫負責養(yǎng)家糊口,而妻子做家務帶小孩,不必考慮掙錢的事情。但很多女性都在小孩上學后在附近打零工,這樣的收入被她們作為“自己的錢”,自由支配,用起來理直氣壯。在家人生日或圣誕節(jié)時,她們也用自己的錢送上一份禮物,但多數(shù)情況下這錢與家庭經(jīng)濟無關(guān)。華人女性的這筆錢,多數(shù)時候被用來作為回國探親和旅游費用。
住在千葉縣的牧田女士說當她的丈夫得知她每月能存七八萬日元時,嚇了一跳,原來,他習慣于每個月都用得收支平衡,沒想到妻子自己能存不少錢。他說他很支持妻子存錢,因為這樣當她要回國的時候,就可用自己的錢了。記者電話采訪牧田女士的時候,她的父母正從國內(nèi)來日本探親。出門游玩,來往機票,她都可以心安理得地用自己掙的錢。
女主內(nèi)就是女人管錢
人們看到日本男人的大男子主義,很難想像在日本的家庭財政大權(quán)基本掌握在妻子手中。從小被媽媽照顧得無微不至的日本男子,在結(jié)婚后從妻子身上也尋找溫柔的母性,以及精細的生活照顧,作為回饋,他們認為將存折和銀行卡交給妻子是天經(jīng)地義的,每月只需從那里得回幾萬日元的零花錢,便為了家庭而埋頭掙錢去了。因此,日本女性曾將這些丈夫稱為“月薪搬運人”,即從公司往家里搬運月薪的人。
由于將存折和現(xiàn)金卡交給妻子而自己“領取”零花錢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因此日本社會往往將男人的零花錢金額作為景氣的判斷基準之一。比如說目前日本工薪族的每月零花錢平均額為4萬1千日元,而泡沫經(jīng)濟全盛期則為7萬7千。
“女主內(nèi)就是女人管錢”,住在東京的梁燕這樣解釋她家的入鄉(xiāng)隨俗。她的丈夫來日本12年了,而她是5年前來的,剛來的時候,聽說丈夫基本沒有存款,不禁心生擔憂。原來,丈夫何勇是一個有豐富愛好的人,工資除了吃飯交房費,都用來鼓搗摩托車和滑雪用品了。她看重丈夫人品好,答應嫁給他,但是約法三章,三章的內(nèi)容完全一樣,也就是說,就是一條:錢由她管。在她苦口婆心的講解之下,何勇對于小家庭未來的5年計劃、10年計劃總算有了點感覺,表示愿意配合,但也不能過分——摩托車照樣開,雪照樣滑。只是,次數(shù)可以減少。
在梁燕的悉心計劃和管理之中,小家庭的存款眼看著蒸蒸日上。梁燕告訴記者,她從小就對數(shù)字特別敏感,小時候班上收旅游費用,年輕的老師數(shù)了好幾遍也還是不對,小梁燕一出馬,立即搞定,從此以后班上只要有收錢數(shù)錢的事情,老師都笑瞇瞇來找梁燕幫著。這個習慣一直延續(xù)到上班,單位里有點湊份子、互助金什么的活兒,大家眼睛都不用眨就想到梁燕。管錢,似乎是她與生俱來的才能。在自己的小家庭之中,這才能更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她說她制定了一系列計劃,從生寶寶到買房子,全都在她的計劃之中。在懷孕期間,她最大的樂趣就是對著計算機和家計簿計算今后的收入和支出。她對記者說出一套又一套的理論:
買房子頭金準備要充分,起碼三分之一,否則你要準備付很多利息。有了余錢,只要存夠了100萬日元就去還房子的貸款,不要選擇減少每月返還額,而要選擇“期間縮短”,這樣可以提前還完貸款,怎么也不能等到30年甚至35年。
寶寶剛出生2個月,就去郵局加入了學資保險,18歲時領取300萬,但不要每個月交納,而是在加入時一筆付清,全額提前交納,結(jié)果花了180多萬日元。這比存在銀行掙那一丁點兒利息強多了……
何勇對于娶了一個會過日子的太太感到很滿足,雖然對于從前大手大腳享受愛好的時期依然十分懷念。自從結(jié)婚后,何勇說就沒見過自己的銀行卡,存折看倒是看過的,在梁燕告訴他家有多少存款時,讓他看了一下存折,那數(shù)目之大令他目瞪口呆。銀行卡由梁燕掌握,每個月給何勇2萬5千日元的零用錢。在冬夏的花紅季節(jié),可以各得到10萬日元作為一年的興趣基金,即用來滑雪和折騰摩托車的錢。
家庭經(jīng)濟在梁燕的管理下簡直高速發(fā)展,她說日本經(jīng)濟不景氣,都怪小泉不會整,如果讓她來管,日本早就GDP翻了幾番了。
還是男人說了算
每月由丈夫管理錢包,自己則從丈夫那里拿生活費的妻子也有一些,據(jù)她們說這是因為自己管不好,經(jīng)過試驗以后,知道自己無法管理,于是,家中還是男人說了算。
從上海來的林芳瑤就是在知道自己沒有理財才能以后,交出財政大權(quán)的。據(jù)說剛結(jié)婚時,也有過一度由芳瑤管錢,但不到月底,就發(fā)現(xiàn)連買菜的錢也緊張了。原來,芳瑤酷愛名牌,尤其是名牌的皮包,GUCCI買了6個還不夠,看到出新款了又心動。芳瑤的丈夫在日本企業(yè)搞電腦,她自己則在附近的干洗店做“受付”,兩個人還沒有小孩,按說經(jīng)濟挺寬裕,但就是剩不下錢來。后來芳瑤無奈將銀行存折和卡都交還給丈夫,從此就用自己掙的錢做零花錢,生活費則從丈夫手里每月拿15萬。于是相安無事。
堅持自己管錢的男人們說,誰拿了錢誰主動,自己掙的錢當然應該自己來管。這些丈夫平時比較關(guān)心銀行利息等問題,懂得將錢存到哪里最合適,并且對未來頗有計劃。
芳瑤的丈夫就是這樣一個善于精打細算的丈夫,他說如果繼續(xù)讓芳瑤管錢,過幾年人老了不能工作了,就要喝西北風了。現(xiàn)在他將錢分幾處存,花旗銀行的美元存款、日興證券的股票,還有上海的人民幣存款。用他的話說:女人可以管小錢,比如說如何在每個月的15萬日元里計算水電費和伙食費,但大的方面,還是要男人說了算,因為女人缺乏整體意識和宏觀思維。
有商有量 家和萬事興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其實無論是誰管錢,如果這個家中夫婦有良好的溝通,那么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在管錢,家庭都能按計劃增加存款并生活得不錯。
“為了經(jīng)濟,我們沒少吵架!睎|北媳婦陳萬紅這樣對記者說。他們剛來日本那幾年,為了家里的錢往往爭得面紅耳赤。兩個人從小都是在不寬裕的家中長大,又都是孝順的好孩子,來日本后,經(jīng)濟上稍微寬裕了,便都想支援一下老家的親人,都覺得應該給自己家里寄錢。這種時候,矛盾便產(chǎn)生了。一開始,只是憋在心里不高興,但時間久了,矛盾積累,有時候忍不住爆發(fā)出來,就是一陣大吵,甚至提到了離婚。
改變了僵局的是陳萬紅,她說她知道丈夫的脾氣,是吃軟不吃硬,所以,她聽了周圍姐妹們的意見,開始轉(zhuǎn)變口氣,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那天晚上,丈夫回家,陳萬紅便微笑著說,快過年了,給你爸媽寄點錢吧,他們養(yǎng)大你也不容易。陳的丈夫一開始很驚詫地看了她好幾眼,直到相信那不是諷刺,才感動地說,那你家也得寄。陳萬紅卻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家就算了,我嫁給你就是你家的人了。
本來為了給自己家寄錢而引發(fā)的爭吵,到這里變成了善意而禮貌的推讓。從此后他們再沒有為錢而吵過架。
從南京來的張宏對記者說,丈夫或妻子管錢,只是看誰更適合于管理,比如說性格,有人粗些有人精細,那么細心的人來管就比較好。有人豪放有人節(jié)儉,那就由節(jié)儉的來管,并且互相綜合一下。只要在用錢之前有商有量,這樣的家庭就不會有大問題。據(jù)他說,他家是超過3萬日元的話,就要跟對方商量,3萬以下則可以獨自決定。而在此之前,他們也為錢不高興過,原因是張宏回家看望父母時,總是拿出20、30來萬日元給老人。一開始,妻子并不多話,但有一次她開誠布公地表示了自己的不高興:不是說這錢不該給老人,而是應該和妻子說一聲再給,畢竟這個家是兩個人的。張宏也反省了自己心中確實有“錢是我掙的”的想法,忘記了因為妻子將家里打理得很好,他才能夠安心工作掙錢,因此,這工資也不能說就是可以一個人說了算的。那以后,每到用錢之前,二人都會和對方商量,這樣以后,雖然看上去用出去的錢多了,可家里的存款卻在增加。張宏說,可能是應驗了那句話,家和萬事興。(來源:《日本中文導報》 文:杜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