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華人首富”之稱的香港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表示,他將把個人財產的三分之一捐贈出來用于慈善事業。這意味著,總額約480億港幣的財富將被用于香港和內地的慈善事業。“華人首富”因而也將成為“華人首善”。作為極具影響的公眾人物,李嘉誠此舉不僅提升了個人形象,而且對于整個華人世界都具有很強的價值導向作用。而在華人財富占世界比重與日俱增的情況下,反思華人社會捐助文化的缺失和不足,可謂正當其時。
如何處理身后巨額財產終究是富豪們無法回避的問題。處理的方式無非有兩種,一是作為遺產留給子孫后代;二是捐贈出來反哺社會。前一種方式固然無可厚非,后一種方式卻更為人稱道。而兩種方式所占的比例,則反映出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文明程度。
“身外之物”的兩種處理方式
先說第一種。愛子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人類乃至動物界得以繁衍昌盛的前提和條件。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給子孫留下太多的財富并非好事。被喻為“股神”的美國超級富豪巴菲特就認為,給子孫留下巨額財富會使他們失去生活的熱忱、做事的成就感,甚至喪失自尊和毅力,導致墮落。歷史上的前例也的確證明了這一點。基于此,巴菲特決定,把大部分財產都捐給比爾.蓋茨夫婦創立并掌管的慈善基金會。至于蓋茨夫婦自己,他們早就宣布把99%以上的財產捐獻給社會。
相比之下,把巨額財產捐贈給社會,其正面價值和意義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慈善基金大都用于救貧濟弱、預防疾病、發展教育等公益事業上。這實際上是社會財富的第二次分配,而且是一邊倒地向弱勢階層傾斜。這對于實現社會公平和公正,無疑有著重要的補充意義。這一點,并非僅僅是滿足了富人們的道德需求,而是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由于貧困和不公往往導致“仇富”等反社會心理,許多現代犯罪常帶有濃厚的報復社會色彩。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社會成員都是貧富分化的受害者。而公益捐助,其意義不僅體現在直接受益者身上,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平衡貧困階層的失衡心理,從而有助于建立和諧、和睦、和氣的社會氛圍和心理。這樣的社會氛圍,受益者無疑是每一個社會成員。因之,富豪們把財富反哺給社會,就像從森林從土壤中吸取營養,最終又以落葉的形式回饋大地一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生態循環。
華人社會應學習西方的 “捐贈文化”
今天,慈善捐助在西方社會已經蔚然成風。以美國為例,傳統的慈善基金會如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早已譽滿天下,受益者不計其數。新的基金會,如比爾.蓋茨—梅琳達基金會,已呈后來居上之勢。基金會對于西方社會發展進步的巨大作用,已成為共識。隨便舉個例子,美國的一流高校如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約翰.霍金斯大學等都是由私人捐助建立的。誰能說清這些教育和學術機構,對美國乃至全人類的貢獻有多大?
相比之下,中國的捐贈文化和富豪倫理都有待加強和改進。傳統上,中國是一個重親情、重倫理的宗法社會。由此造成祖碟譜系意識非常強。慎終追遠、光宗耀祖,成為中國人教育后代的重要內容。這樣的歷史和文化氛圍,使得中國人的歷史感和傳承意識比較強,而把財產遺贈給后代,正是這種傳承文化的必然結果。傳統上,中國人的捐贈意識是極其薄弱的。
當然,這樣的狀況也與商品經濟不發達有關。隨著上世紀50年代以來香港、臺灣等華人社會的經濟騰飛,海外華人富豪也紛紛解囊,回報社會。香港的邵逸夫、李嘉誠等,就是幾個例子。今天,“逸夫樓”遍布于祖國內地的高校,而“長江計劃”之類的助學和助教項目也為數不少。就內地而言,雖然熱心公益事業的富豪也越來越多,不過,總的來說內地的捐贈文化還沒有形成氣候和氛圍。不久前的民調顯示,內地的大多數人,包括普通百姓,都不贊成開征遺產稅。看來,捐贈要成為社會風尚,還須各界共同努力。這次李嘉誠先生再興善舉,又一次為華人世界樹立了榜樣,體現了他“兼濟天下”的儒者風范。(來源:香港《文匯報》文:余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