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機票,拎著皮箱,到海外求學、求職、做生意、做學問,越來越多的同胞選擇到異域打拼。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人士移民海外熱之后,近年從中國大陸移民海外者大增,僅移往加拿大的一年就達4萬之眾,其中技術移民逾1.6萬人。
日子過得好一些,子女教育強一些,錢賺得多一點,成功的移民故事,吸引了更多追夢的人群。出國好不好,很難一概而論,相信好的總是居多吧。20年前說起誰定居國外了,國人的表情只有一種——驚羨,如今當機會來臨,卻可能會多幾分遲疑,要作更多的具體分析。如果年紀偏大,專業技術一般,還是要慎重。弄不好,原來工作的單位少了一個有用的人才,而異國他鄉卻多了一個為生計彷徨的人。
近來,海外發生一系列悲劇,不僅震驚華社,也牽動了國內同胞的心。7月21日,雙博士蔣國兵在多倫多跳橋身亡。在被稱為“移民天堂”的北美,短短幾個月來先后發生宋春萍上吊自盡、馮波過度勞累猝死、王軍猝死家中等事件,令人揪心。透過密集發生的不幸,人們看到了部分新移民尋夢過程中的艱辛與心靈困境。
以目前最熱門的技術移民為例,獲得技術移民資格,不等于得到住在國的一份工作。據加拿大官方調查,僅40%的外國移民在3年內找到對口的工作。有人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瞬間跌入無助、焦慮的境地。在國內越優越,光環越大,落差也越大。原來的文憑資歷普遍不被承認,他們不得不從頭開始,啃書本、考證書,或放棄所愛專業改行謀生。高級專才做體力活,到餐廳洗碗、切肉,到超市搬貨理貨、在生產線當工人的不乏其人。房子是新移民肩上扛著的另一座大山。房價飛漲,如果收入不佳,房貸與各種賬單卻比時鐘還準時寄到,生存壓力就更大了。這些境況,并不是歧視華人,來自其他族裔、國家的新移民同樣會遭遇。
花發多風雨,人生足別離。移民后,原來平靜的生活打破了,當種種挑戰接踵而至,有人心里產生了難以承受之重。生計問題、文化沖擊、情感孤寂,令人感嘆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前述幾件悲劇只是極端事件,現實中還有多少人在頑強地堅持著?而華人面對精神壓力,對心理衛生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如西方人。有的礙于面子不愿求助他人,或有病硬撐著不上醫院。對此,專家提醒,新移民除了依賴自身的堅韌,還應善于調節、減壓,多與親朋好友傾訴溝通,必要時向當地社區服務機構等求助,定期檢查身體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筆者認為,駐外機構、華僑華人社團也應更多關心新移民,幫助他們度過最初的困難期。
也有無數新移民無論順流逆流,都清楚自己要面臨什么,懂得怎樣面對,遇到艱難沒有選擇逃避。他們堅信吃苦是人生的資產,忘卻昔日的舒適與輝煌,積極適應新環境,提高在異鄉生活的技能,一路摸爬滾打,屢敗屢戰,終獲成功。
合法移民是正常的國際人才流動。對移民的同胞,國內的政策是來去自由,尊重其選擇。讓我們為拼在他鄉的新移民祝福,祝愿他們走好自己的路,早日站穩腳跟,順利落地生根。(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文:連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