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職能部門向媒體披露,近期將要公布各地減排任務的完成情況,完不成任務的地方政府和企業要向社會說明情況,同時地方政府和重點企業的“成績單”將分別備份給組織部門和國資委。其實此前國務院下發的節能減排的考核方案也表示要實行環保問責和一票否決。
環保問責風暴是否真的能掀起?除了問責,有關政府部門還有哪些“棋”能走?畢竟,有專家已經算了一筆賬:在“十一五”剩下的3年,全國要完成污染物消減7%的任務——因為在“十一五”的第一年環保任務是留下欠賬的。
3月14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和新浪網邀請國家環保總局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萬志,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漣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柏平就此問題進行了探討。
污染減排還缺乏長效動力
陳萬志代表告訴記者,去年他參加了全國政協視察組,對遼寧省的節能減排工作進行了11天的視察,一共到了7個城市,他的感覺是有喜有憂,喜的是地方政府確實已經把污染減排當做頭等大事對待,憂的是像遼寧這樣一個重工業的大省要調轉船頭進行結構調整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另外,一些預定的污染減排項目還沒有完成。
此外,陳萬志認為,更重要的問題是,現在的減排都是在考核這個硬杠桿重壓下進行的,還沒有建立起讓企業自覺減排的長效機制。
來自企業的鄭柏平代表也證實說,減排的高壓態勢確實已經震懾了一批企業在積極治污,但從整個行業來看,至少還有30%的鋼鐵類企業還在企圖蒙混過關。
國家環保總局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回憶說,他們曾經在2005年、2006年先后就“中國政府定出的污染減排的目標能否實現”做過一些網絡調查,70%左右的網友認為,這個目標是實現不了的,但經過最近兩年政府的高壓勢頭,基本已經形成了“政府作為引導、企業作為減排主體、社會來參與”的全面減排行動,應該說,在2007年取得主要污染物的首次下降,這個成績是非常不容易的。
作為專家,王金南說,他認為污染減排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目前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減排狀態能不能持續下去,靠什么持續下去。這一點,他和陳萬志代表的擔憂是一致的。
問責風暴不是萬能藥
最近幾年,國家環保總局曾幾次掀起環保風暴。但之后,該部門的負責人也坦言,風暴不可能完全解決中國環境面臨的問題。那么將要執行的問責制是否會有影響力呢?
王金南說,問責制只是建立長效減排機制的一個方面,關鍵是怎么去執行這個問責制。深究下來,問責制有很多種方式,比如,一票否決制也是一種問責類型,把問責放到政府或者地方政府領導的考核體系里面去也是一種類型,所以問責制怎么落實,從制度層面來說,還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案。
王金南還提醒說,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還沒看到很明確的問責制方案,很多地區只是表態,制度層面上的東西還需要去研究,具體化。
陳萬志代表認為,問責首先要弄清楚怎么問。他說,事實上,現在很多地方把環境保護、減排納入黨政一把手的考核指標體系,但這并不等同于問責制。因為在這類情況下所講的一票否決,并不是對烏紗帽的一票否決,而是對評優,或者選先進的一票否決。問責的本意是需要有人對目標完不成做說明或者負責任。
他說,他最近注意到山東的省長和甘肅的省長都表示,如果完不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就引咎辭職,這是一種自加壓力的責任感。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地區能不能長期保持這樣的高壓態勢,尤其是長期的高壓之下,有可能帶來數字的造假。
除了問責,政府手里還有哪些棋
除了風暴,問責,相關職能部門手里還應該有怎樣的棋。王金南說,公眾所說的風暴都是一些行政干預類型的政策,這些政策并不是不需要,關鍵是怎么把問責式的行政干預政策跟有長遠效益的經濟政策協調起來。
王金南介紹說,最近國家環保總局已經出臺了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綠色信貸等一系列的環境經濟政策,就是希望從經濟損益的角度刺激企業積極治污。比如,環保總局出臺的“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目錄”就是希望給市場信號,引導企業朝污染小的領域發展。
鄭柏平代表說,必須認識到環境問責風暴本身是一種在特殊背景下,政府通過行政干預來解決某一個時間突出問題的一種方法,它的長效性是比較差的。有時會看到環境風暴中所受到懲罰的項目地區,可能逐一恢復了,不能肯定地說這些恢復都是應該的,但是都恢復了,說明這個政策本身的局限性、經久性是有問題的。
陳萬志代表說,減排應該動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這三個手段不可或缺。現在采取一種相對高壓的態勢,強化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也應該保持下去。但是如果僅僅是用行政手段,而在經濟上產生一種相反的誘導,那么就會形成行政力量跟市場力量的一種抗衡,所以一定要實行有利于環境保護,有利于減排的經濟政策,而不是相反的實際存在的那樣一種經濟政策,但現在經濟政策要付諸實現難度不小。(劉世昕)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