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著名科學家陳清泉,是出生在印尼的第三代華僑。他求學于大陸,揚名于香港,他曾是香港地區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可以說,陳清泉的經歷,折射出香港社會幾十年來的發展變遷之路。
揣著50塊錢到香港
陳清泉原籍福建漳州,1937年出生于印尼華僑商人家庭。中學畢業后,他放棄了去劍橋大學深造的機會,回到祖國,先后在北京礦業學院和清華大學就讀。1959年研究生畢業后,陳清泉從事了十幾年的技術工作,1976年,由于家庭原因,他南下香江。
“剛到香港時,我口袋里只有50塊錢。”陳清泉回憶起初到香港的彷徨和迷茫。由于在祖國內地獲得的學位、科研經歷乃至發明成果都不被認可,唯一的辦法就是想方設法盡快融入香港的主流社會。學廣東話、提高英語水平,他主動地改造自身;看電視、閱讀報刊、走親訪友,他通過各種渠道了解香港社會的動態,了解與自己相關的群體的動態。“當時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我得知道香港社會需要什么,而我又能提供什么。”通過仔細地分析,他開始大膽應聘,成為香港電燈有限公司的工程師。
要想從事科研,就必須要取得香港本地認可的學位證書。陳清泉一邊應聘到香港理工學院(現香港理工大學)當講師,一邊在香港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課程,終于在1982年拿到了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于電機電子工程學系,直到2002年退休,擔任榮譽教授。
1997,不平凡的一年
1997年,注定是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對香港是這樣,對陳清泉也是這樣。
那年的7月1日零時,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順利完成,脫離了祖國百年之久的香港終于如期回到祖國的懷抱,這讓億萬中華兒女歡欣鼓舞,也讓從印尼輾轉到中國內地再到香港的陳清泉激動萬分。那一晚,他守在電視機前,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次日,他參加了科技界、教育界等各界人士舉行的慶祝活動。
也是在那一年,陳清泉迎來了他學術生涯中的最高榮譽——先后獲選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烏克蘭工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于是,他成為了中國工程院在香港的第一位院士,也是從1997年到2003年期間唯一在香港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對此,他回憶說,當時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中,報道了中國工程院新當選院士的數目,其中特別說明了陳清泉為香港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節目播出后,他便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賀電和賀信,至今仍難以忘懷。
忙碌的“三分”生活
成為院士之后的陳清泉,又在2003年1月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而當時已經退休的他,自此更加積極地奔走于香港和內地之間,發揮著一名“交流使者”的作用。他笑言,自己的人生經歷是1/3在印尼、1/3在內地、1/3在香港度過的,而如今的生活則是1/3在香港、1/3在內地、1/3在海外。“三分”的生活,讓這位七旬老人忙得不亦樂乎。
在香港的30年生活讓陳清泉親歷了香港社會的發展和變遷。“從前香港人不說普通話,而現在從政府官員到企業家都在學說普通話。從前,香港的大學里看不到內地來的學生,而現在每年每個學校都從內地招幾百個本科生,研究生中來自內地的比例更是高達60%-70%。”提起香港的變化,陳清泉感慨地說道。他當選為政協委員后的第一個提案,便是希望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教育交流,他認為只有加強交流,才能增進了解,才能進一步培養香港人特別是青年一代對祖國的認同感。
在香港回歸10周年之際,陳清泉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他說香港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匯之處,其獨特地位是其他任何城市都無法替代的。(李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