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7日電 據北京娛樂信報報道,近日外地手機卡到北京搶生意的報道接連見諸報端,北京手機“娶”外地卡的現象日益嚴重。電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異地銷售手機卡屬于“違規不違法”;監管部門無權限制用戶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跨地區的電信服務。
最遠的手機卡來自銀川
在馬甸卡區一攤位有一種全球通的商旅卡出售,這種卡無月租,在全國各地打接都是一樣資費(不分長途、市話)。有256元、328元、500元等幾種不同面值。
攤主告訴記者,該卡打、接的資費因面值不等而有所不同,面值越大資費越便宜,面值256元的打接約0.4元/分鐘,面值328元的優惠一點,打接0.36元/分鐘,面值500元的則更劃算,每分鐘只要0.25元。
攤主解釋說,這種全球通商旅卡的戶口還真不是在北京,而是“出生”在銀川,因為較之北京本地卡的資費要低,所以遠道來京。
據了解,該卡身價頗高,“一個號賣一百塊,不包括話費”。使用起來也有點不方便,因為在北京不能充值,所以要充值得再到這位老板那里購買銀川當地的充值卡,或者辦一張銀聯卡,在里面存上人民幣若干。
該攤位的銷售人員說,這種全球通商旅卡是移動和銀聯合作推出的,可以使用銀聯卡為手機卡充值,以保證您的手機不會欠費停機。據該攤主說,買銀川的全球通商旅卡的大都是經常全國各地到處出差的人,且買較大面值的人居多。
資費對比:目前北京移動的全球通資費:北京市內打、接0.4元/分鐘,在北京市外打、接當地為0.6元/分鐘,打、接外地來電為1.3元/分鐘,打外地電話加撥17951為0.9元/分鐘。
不分長市話全是一個價
同樣是在馬甸郵卡幣市場,還有一款聯通的商旅卡,資費也甚為低廉,大有和銀川商旅卡“爭寵”不讓其“獨美”的態勢。
在一攤位的宣傳單上寫著“商旅卡(供133用)不收漫游費,不收長途費,無論市話、長途、到全國各地漫游都一個價”。
經咨詢,500元可買到888元話費,將近打了5.6折,該卡有6種套餐可選:58元包145分鐘(0.4元/分鐘,折后0.22元/分鐘)、126元包360分鐘(0.36元/分鐘,折后0.2元/分鐘)、208元包650分鐘(0.32元/分鐘,折后0.18元/分鐘)、308元包1100分鐘(0.28元/分鐘,折后0.16元/分鐘)、500元包2000分鐘(0.25元/分鐘,折后0.14元/分鐘)、1000元包5000分鐘(0.2元/分鐘,折后0.11元/分鐘)。
攤主表示宣傳單上所說不假,地不分南北、號不分長途市話,均是一個價格計費。
而北京聯通表示并沒有推出這項套餐,在聽到記者說起不收漫游費、長途費時大呼“怎么可能”。記者向攤主打聽這批卡的來源未果。
資費對比:目前北京聯通的UP新勢力和長市合一如意通的長途資費比較便宜。UP新勢力的號撥1013089可以設置三個親情號,在外地打、接當地電話為0.6元/分鐘,打、接外地為1.3元/分鐘;長市合一如意通在市內加撥96531在早7點到晚11點打長途是0.35元/分鐘,晚11點到次日為0.2元/分鐘,在外地打、接當地電話為0.8元/分鐘,打、接外地為1.5元/分鐘。
手機萬用卡資費有點亂
除了外地號與北京本地號“爭風吃醋”外,還有兩種號稱“全國通用”的號也在搶占“山頭——“手機萬用卡”和“回撥卡”。經營這兩種卡的老板介紹說,在手機上綁定其中一種就能“大大地”節省話費。
“手機萬用卡”上面寫著的是“手機隨行卡”,面值50元,賣35元。據介紹,輸入卡號和密碼可將卡綁定在手機上(此卡限神州行、大眾卡、動感地帶和全球通用戶使用),撥電話時先撥一個接入號,然后再根據語音提示撥被叫號碼(座機要撥區號),這樣不管撥打長途、市話均是0.2元/分鐘。
銷售人員稱該卡是全國通用的,但當問到北京綁定后出北京用時的資費情況時,銷售人員有些支吾,先說不太清楚,后又說還是0.2元/分鐘,最后也沒個準確說法。
回撥卡需先辦免費套餐
回撥卡即用戶將該卡綁定到手機后撥打電話時先不撥打被叫號碼,而是先撥一個該卡提供的平臺號,撥通該平臺后立即掛斷,然后平臺會給用戶回撥過來,這時用戶再撥打被叫號碼。銷售人員稱,用這種卡撥打長途市話都是0.15元/分鐘,不過最好是辦理接聽免費的套餐后再綁定,比如神州行套餐、如意通套餐、133暢聽、座機、小靈通等。
據了解,回撥卡的原理如下:首先用戶撥打回撥平臺接入碼,平臺接收到用戶主叫號碼后主動掛斷連接或手動掛斷,在3秒內以運營方的身份回撥到用戶的話機上(實際上的第一主叫方),用戶接機后第一個通話鏈路建立(此時對任何方均無話費產生),系統播放提示語音,用戶撥打被叫號碼(真正意義的被叫),回撥平臺收到被叫號后發起第二次呼叫,同時給用戶播放相應的提示音,如被叫摘機則第二條鏈路建立同時回撥平臺把兩條鏈路搭通,主被叫通話建立,通話完畢,系統記錄下第二條鏈路產生的話單并按照相應費率,在用戶的賬戶上扣除。
業內說法:違規不違法 小心資費糾紛
對于異地卡在北京銷售的情況,業內存在著截然不同的觀點。
有人認為各地大幅降低漫游費和長途費之后,實際上已經打破了地域對資費的壟斷壁壘,跨地區資費競爭已經變為現實。本市通信企業如果想要保持競爭優勢,只有調整自己的降價方案,使消費者得到實惠,而不能“畫地為牢”,通過地域壟斷賺取超額利潤。
而也有人認為,手機卡異地銷售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當地的通信市場秩序,導致一些卡販從中漁利。
另外,用戶在選擇異地手機卡后,如果遇到資費不清或被無端克扣等問題,本地的監管部門或運營商恐怕很難提供必要的幫助,用戶的相關權利無法得到保障。
電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異地銷售手機卡屬于“違規不違法”;監管部門無權限制用戶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跨地區的電信服務。 (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