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八月十四日電(記者 陳建)記者今天從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獲悉,廣州在最近發出的賣地公告中,增加了引人關注的條款:競買人若有“閑置土地、拖欠地價、嚴重違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有其他不良業績”等“案底”的,將無緣拍賣。這是廣州首次在國有土地出讓時,明確拒絕不良記錄開發商。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將于八月十八日公開掛牌出讓的天河區珠江新城的一個地塊,土地用途為金融辦公,用地面積六千八百零五平方米,容積率十三,建筑面積為八萬八千四百六十六平方米,最低交易價二點一零六億元,履約保證金四千萬元。
此前,珠江新城商業用地備受追捧,今年以來幾次競拍都引發熱潮,屢創新高,四月二十七日拍賣還拍出了四千五百六十六元/平方米的“地王價”。業內人士分析,即將拍賣的該地塊位于星匯園附近,地理位置相當好,不排除屆時又會刷新記錄。
不過,與以往很大的不同,此次賣地設置了對競買人進入的門檻:凡競買土地申請人名下有閑置土地、拖欠地價、嚴重違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有其他不良業績的情況,不予接受競買申請;凡有不良業績單位、組織、個人聯合參與競買并提出競買土地申請的,不予接受聯合體的競買申請。
地產專家韓世同表示,以往廣州賣地只考慮“價高者得”,并不關注競買人的資質。去年,一些不知名的“黑馬”、“過江龍”,甚至私人買家參與競買,不惜代價瘋狂舉牌掠地,數度創下了令人捏一把汗的紀錄,印象最深的是琶洲會展中心附近兩幅地塊拍出天價后,因拖欠土地出讓金被政府在今年初被收回。不少地產專家建言,要避免“天價”成交之后不能兌現,應在拍賣前審核買家的資質和能力,包括對資金、開發能力作些限定。韓世同認為,這次賣地顯然吸取了過往的教訓。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前不久廣州在推進閑置土地處置工作的同時,加大力度追繳土地出讓金,用強硬措施在六月份連發三道土地出讓金催繳令。對仍未繳清出讓金的單位,所有業務都被叫停,并禁止用地單位進入土地市場參與競投。有分析指出,賣地門檻的提高對防止那些想“空手套白狼”的不良買家能起到一定效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