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某個技校今年的新生中,竟然有4人是考上了大學卻主動放棄,轉而選擇技校的。曾考上沈陽理工大學的李奇軍表示,他之所以作這樣的選擇,一是就業更有保障,會很順利就業;二是讀大學一年的學費就要9000元,而讀技校的學費才2400元。有關教育專家表示,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當前青年擇業和選擇前途的理性化。(《新商報》9月9日)
由于我們以前排斥市場,自然也就不存在人才市場,人才被嚴格地計劃著。大學生由國家分配工作,所以考大學多少帶有以前科舉選士的影子,大學生被賦予了一些特殊含義,帶上了地位、素質、品位、希望等象征意義。這使得上大學很多時候變成了一種不計成本的非理性投入。
隨著改革的推進,我們有了市場經濟,有了人才市場,大學生也被取消了分配制,被推向人才市場。這個時候,大學生的含義與以前有些變化,上大學成了為增加就業優勢而提高自己的一種形式和手段,大學生成了人才市場構成要素的一部分。
既然成了市場的一部分,自然就會受到來自市場的影響,尋求利益最大化,合理配置資源。人們在為就業而選擇教育路徑時,自然會理性決策。然而,由于大學生傳統形象對民眾的影響很深,還有很多人沒有從市場行為的角度來看待上大學,從而不考慮成本;也有人對上大學的預期收益估計過高,把上大學后的前程估計得過于美好,對市場競爭的壓力考慮不多。
其實,在很多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上大學以及上什么樣的大學,絕對是一個重要的投資決定。在美國,除了決定上不上大學外,還要考慮是上私立還是公立、本州的還是外州的、先讀社區學院還是直接上正式大學,一定得把投資和回報估計得非常充分。想一想,確實也是這個理,既然大學生已經被推入市場,就得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就得考慮投資成本,就得考慮回報,就得考慮投資風險。在很多外國人看來,中國人在上大學的問題上,不但超額投資,而且過多地考慮了“虛名”的回報,并沒有更多的考慮“實惠”。
當然,中國的市場經濟本來存在的時間就不是很長,而人才市場出現的時間更晚,和人才市場有關的制度、體制以及文化,都有一個逐步成長的過程,要民眾很快適應市場也是不現實的。但是,市場一旦存在,其規律必然是要發生作用的,近來年,在中國出現很多現象,比如一段時間沿海出現民工荒、碩士畢業生收入比不過技工等,都是市場規律在發生作用,都是市場理性的表現。而市場作用的表現之一,就是讓人在選擇市場行為時逐漸理性化,逐漸適應市場規律。近年來,隨著大學生失業的增多,隨著高校教育的市場特征開始顯現,在對待上大學的問題上,從投資角度看待在大學的人也在增多,某個地方大批高中生放棄高考就是例證。這次4名學生放棄大學而選擇技校,從其選擇理由中,我們也可以充分感受到他們思考問題的投資視角。(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小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