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廣告服務 |
|
將問世的"虛擬人1號"是標準中國人 第二位為女性 2002年07月31日 13:58 中新網7月31日北京消息:據《南方日報》報道,將于明年問世的“虛擬中國人Ⅰ號”是一個標準的中國人,多項指標超過美國、韓國的虛擬人。這是“虛擬中國人Ⅰ號”項目領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一軍醫大學臨床解剖學研究所所長鐘世鎮教授,昨天(7.30)接受筆者采訪時透露的。 “虛擬中國人”精度高,能區分血管 鐘世鎮說,目前真正建有“虛擬人”數據集的只有美國和韓國。1989年,美國最先提出“虛擬可視人”概念,接著就付諸實施。1994年,美國科學家將一具男尸切成1000多片(每片厚度1毫米);1998年,又將一具女尸切成5000多片(每片厚0.33毫米)。這種精度,在電腦儲存的數據上高達56GB,從而形成了數字化的解剖人,為醫學上和其他學科的相關演示提供了技術保證。為了進一步完善和接近真正的人體實況,美國正在建造第二代有物理性能的虛擬人體和第三代有生理功能的虛擬人體。 2000年,韓國開始了“虛擬韓國人”研究的5年計劃,獲取了世界第二例“虛擬可視人”的數據集。韓國科學家將一具1.7米左右的尸體切成八九千個斷面(每塊厚0.2毫米)。這個數據集具有東方人特征。 我國對“虛擬可視人”的研究,是2001年在北京香山科學會議上提出的,很快即被列入國家“863”啟動項目(“數字化虛擬人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第一軍醫大學、首都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協作攻關。其中,第一軍醫大學承擔人體切片建模技術。 第一軍醫大學的科研人員在20多具自愿捐獻的尸體中,挑中一具年齡28歲、身高1.66米的健康男性尸體作為切片標本,命名為“虛擬中國人Ⅰ號”。鐘院士說,經過精心挑選,“虛擬中國人Ⅰ號”具有了標準中國人的特征,而且最關鍵的是,與美、韓相比,“虛擬中國人Ⅰ號”是健康的。原來,美國的虛擬人生前切除過右睪丸、闌尾,還被拔過14號牙齒。韓國的虛擬人生前是一位患淋巴癌的老人。 鐘世鎮還說,“虛擬中國人Ⅰ號”切片每塊厚0.1毫米,精確度高于美、韓。 另外,美、韓虛擬人的血管沒有區別出來,第一軍醫大學的科研人員則通過給尸體的動脈灌注明膠、朱砂和淀粉,使動脈呈現紅色,很容易和靜脈區分。 切片于6月28日開始,預計1年完成 鐘世鎮透露,男尸的切片于今年6月28日正式開始。每切下一片,就用高效數碼相機和掃描儀拍照,然后轉化成數據,輸入電腦。由于要切1.66萬片,估計需要一年時間完成。 第一軍醫大學為“虛擬人”科研已經投入了100多萬元,其中主要是采購并改裝機器設備。在切片過程中,尸體保持直立,從頭頂開始,每切一片就收集一次數據。切削機械是科研人員從臺灣有關公司買回來的,并做了一些改動:將原來做水平運動的X軸工作臺順時針轉90度,使之做垂直運動。 刀具是在哈爾濱引進德國技術生產的,一共有兩種:粗刀盤去除尸體的包埋材料,如干冰等(尸體要冷藏至零下70℃,保持足夠僵硬才便于切割);精刀盤進行尸體斷面銑削。 冷凍機重5噸,是佛山制造的,有一間房子那么大,上面裝有切割設備。尸體平時就“站立”在這里,需要切割時,就向上升起,切割完又下降至冷凍室。 第二位“虛擬中國人”將為女性 那么“虛擬人”有哪些作用呢? 鐘院士向記者列舉了許多用處。比如,以往要想成為一個手到病除、技藝高超的外科醫生,都要通過師傅帶徒弟式的反復實踐,在病人身上練習操作技術。如今這種拿病人“練手藝”的辦法,以后可以在電腦操縱的“虛擬人體”模型上培訓外科醫生。 有了“虛擬人”,做手術之前,醫生可以先在與病人身體數據一模一樣的“虛擬人”身上打一遍草稿;試驗新藥,也可以讓“虛擬人”先試吃一下,這樣手術和試驗的風險就小得多。 “虛擬人”在軍事醫學上也很有價值。比如,可以讓“虛擬人”來試驗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的威力。 鐘世鎮說,綜上所述,建造中國人特色的“數字化虛擬人”迫在眉睫,因為外國人的數據不能反映中國人的民族體質特點。 在這方面,中國有很多優勢。比如,在第一步建立人體解剖學的幾何模型階段,我們有許多獨特技術,分辨率要超過美國。在超高級計算機的研制方面,已形成了銀河、神威、曙光三個基本系列,主要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上的先進水平。 鐘世鎮表示,“虛擬中國人Ⅰ號”之后,還會緊接著建造“虛擬中國人Ⅱ號”,這將是一位女性。 相關資料:所謂虛擬人并不是真人,而是在電腦里合成的三維人體詳細結構。要采集這些數據,先要選取一具尸體,將人體切成非常薄的片,每切一次片,都會利用數碼相機和掃描儀對已切片的切面進行拍照、分析,之后將數據輸入電腦,待整個人被切完也就形成了整個人的電腦數據,最后電腦合成三維的立體人類生理結構。 第一軍醫大學的專家將中國第一具切片人命名為“中國虛擬人一號”,虛擬人一號是男性,28歲,漢族,祖籍湖南,體重58公斤,今年4月死亡,自愿捐獻尸體給科學研究,專家發現“一號”沒有任何傳染病和代謝疾病,身體健康,身高1.66米。 “中國虛擬人一號”是專家們花費了很多精力從20位自愿捐獻者中慎重選取的。根據中國人群的絕大部分為亞洲黃種人、蒙古人種的特點,依據中國人體質調查資料和基因染色體分析組成了25項容易觀測到的指標,認為具有人群的代表性,最終選定“中國虛擬人一號”。 相較而言,美國和韓國的人體樣本都有一定缺陷,美國虛擬人曾做過幾次手術,死亡時38歲,15歲時被切除了右睪丸,到了21歲闌尾又被切除,38歲時一顆牙齒被拔除。而韓國虛擬人樣本為65歲老人,死于淋巴瘤,專家認為病人或者老人小孩做虛擬人標本都有一定缺陷。(段功偉 謝新源)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