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廣告服務 |
|
學術腐敗能否與吏治腐敗、經濟腐敗相提并論? 2002年03月22日 06:05 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一日電 題:學術腐敗能與吏治腐敗、經濟腐敗相提并論嗎? 中新社記者 鄒輝 雖一度沸沸揚揚的北大教授王銘銘“抄襲事件”余音未消,近日便有學者站出來說學術腐敗不能與吏治腐敗、經濟腐敗相提并論,不要夸大學術腐敗! 從王銘銘“抄襲事件”回顧過去,僅二00一年,全國被各類媒體曝光涉嫌剽竊抄襲的丑聞即達十幾起之多,而隱藏在媒體后面的例子更不勝枚舉。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人大、政協會議上,幾十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媒體表達其對學術腐敗的深惡痛絕。“有人跑官,有人跑教授,有人跑博導……這是科教興國的一個大障礙。”全國政協常委、民革界張媛貞委員義憤填膺地說。 如此看來學術腐敗并非小事。在此問題上也出現了不少類似于“反腐英雄”的反學術腐敗人物楊玉圣、方舟子等,他們有的開設專門的批評網站,集眾人之口痛斥學術腐敗;有的專門著書立說,深層次揭露學術界藏污納垢之處。 學術腐敗能“吸引”眾人之目光,看來其與吏治腐敗、經濟腐敗在諸多方面還是有可比性的。 首先,從本質上看,學術腐敗與吏治腐敗、經濟腐敗一樣,都是某種利益驅使下的產物。剽竊抄襲、沽名釣譽、弄虛作假的學術腐敗,無不是為了評個好職稱,得到好房子,賺更多票子;買賣文憑、官員攻博等現象也無不是為做官就業撈更多的資本。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所江春澤研究員曾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人直接找到她,索要未發表的文章,以此作為評職稱的跳板。 其次,從危害性看,在某種程度上學術腐敗比吏治腐敗、經濟腐敗有過之而無不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倘若學術界到處是弄虛作假的腐敗之風,“第一生產力”就很難推動社會前進的步伐。中國人民大學袁濟喜教授憂慮道,“學術腐敗”的結果,等于號召人們放棄一切道德良知,蔑視科學與文化,而一窩蜂地向能夠撈取好處的當官發財去努力。 再次,從產生的原因來看,都有體制和道德的因素。北大原校長吳樹青認為,中國在用人制度上的“惟學歷是從”,將學歷與能力掛鉤,是一些學術腐敗的主因。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李文海說,造成學術腐敗的原因之一是抄襲人的道德和素養。道德、自律的缺乏,導致一些人練就了一身“寫的文章比讀的文章還多的神功”。 最后,從法律層面上看,學術腐敗同樣應受到法律的制裁。學術腐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知識產權的保護將顯得越來越重要,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除要賠償經濟上的損失外,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節嚴重者難逃被判刑坐牢的厄運。 由此說來,學術腐敗同樣和吏治腐敗、經濟腐敗一樣不能被人們忽視。近日中國的一些知名經濟學家和經濟學術刊物的專業編輯聚集在一起向學術腐敗發起攻擊。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總編輯秦毅的話很精辟,她認為,學術活動同經濟活動一樣,學術研究是生產過程,發表文章是流通過程,在流通領域打假的成本很高,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源頭的工作。 好在名譽歷來是中國知識分子最為珍視的財富,他們已開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知識分子一旦自律,學術腐敗現象杜絕的日子就為期不遠! 相關報道:全國政協委員韋鈺:學風問題不是學術腐敗 相關報道:全國政協委員關注治理學術腐敗問題 相關報道:懲治學術腐敗 清華將率先出臺教師“十戒” 相關報道:江蘇省委副書記任彥申痛斥“學術腐敗”、權學交易 相關報道:警惕權學交易錢學交易 江蘇官員痛斥學術腐敗 相關報道:中科院制訂科學道德自律準則遏制學術腐敗 相關報道:專家急吁從自律他律兩方面遏制學術腐敗現象 相關報道:《中國學術腐敗批判》志在學術“打假”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