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
張閭蘅追憶伯父張學良:活在悲劇里的喜劇人物 2001年11月05日 06:14 張學良侄女張閭蘅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暢談張學良的愛國情懷,以及旅居夏威夷的美好時光。中新社圖 盧峰 攝 張學良晚年最喜歡坐著輪椅出來“兜風”。圖為今年初他與侄女張閭蘅在室外留影。中新社圖(張閭蘅提供)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四日電題:“活在悲劇里的喜劇人物”--張閭蘅追憶伯父張學良 中新社記者董會峰盧峰 “我的伯父張學良性格活潑,但一生坎坷,大半生活在沒有自由的日子里,他是一個喜劇人物,卻活在悲劇里面。"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來來速遞貨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閭蘅,今天在接受本社記者獨家采訪時如是說。 “伯父少年得志,呼風喚雨,在西安事變以后被囚禁五十多年,失去完全的自由,晚年想回大陸老家看看,卻因種種原因不能成行。一生不能隨心所欲,大半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豈不是悲劇?” 近日剛剛從夏威夷返港的張閭蘅說:“在張學良最后的日子里,我每日陪伴在側,伯父雖然身體不適,但依然能講笑話,思維敏捷。他離開得十分安詳。” “伯父生性豁達,對生活隨遇而安,即使病情反覆,但從來沒有抱怨,也沒有說過哪兒不舒服。他一生從來不麻煩別人,每一個服侍過他的人,沒有一個不稱贊他是一位又聽話、又合作、又可愛的老人家。” “在幾年前他請客,席上有好幾位中年太太,這些太太都是平常陪他打牌的牌友。期間有人說:‘大爺,這一屋子的美女陪你吃飯,您多幸福呀。’伯父馬上笑著回答:‘嗯,你們都是美女,那丑人都到哪里去了?’在場的人都笑得不亦樂乎。” “每當念報的人讀到有重大的新聞時,他都不時問些問題,或加些評論,當他聽到‘九一一’事件這駭聞后,他最關心的是我和我妹妹在哪里,當他知道我們都不在紐約市時,他才放下心來。伯父在生之時,我和我妹妹(張閭芝)備受他的愛護、教誨、關心。” 說上面這些話時,張閭蘅女士聲調有些哽咽。在記者的要求下,她披露了張學良將軍在夏威夷簡單而有規律的生活。 “伯父在夏威夷的生活非常有規律,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聽服侍他的人念報紙,因為聽力差,讀報的人需要大聲念。接下來就是出去‘兜風’,回來吃飯,之後就是午睡時間,醒來再出去‘兜風’;晚飯之后,大約七、八點鐘,他準時上床。” 張閭蘅說,伯父最喜歡的‘兜風’,實際上是由人推著輪椅,出去散步。 在記者問張將軍臨終時有沒有囑托,張閭蘅說:“沒有,因為伯父性格豁達,不拘小節,也不怕死,可以說他是瀟灑地離開人間。” “遺憾應該是有的。伯父少時想學醫救人,卻從了軍。他說自己不怕死,想親往前線打外敵,最終沒有如愿。他晚年想回東北看看,也未能實現。” “一九九一年呂正操將軍去探望他時,與伯父談了很長時間,其中伯父最想知道呂老是如何打游擊戰,如何打日本人。” 張閭蘅說伯父是一個有愛心的人。“他愛中國、愛同胞,期望國家早日實現統一。他曾不止一次對我說,國人之所以敬重他,是因為他在執政的時候沒有貪圖不應得的利益,反對內戰,力保國土的完整。” 當記者問到臺灣某報最近刊登了張學良的部份口錄時,張閭蘅說:“伯父的口錄將在明年公開,實際上,關於西安事變的大部份史實都已不是秘密,周恩來總理及大陸一些檔案館的史料都有記載。這次伯父的口述,可能披露了蔣夫人當時為了營救蔣介石而答應的條件,但事后蔣介石沒有遵守這個承諾,蔣夫人為此深感內疚,正因如此,蔣夫人保住了伯父的性命,不致遭遇到與楊虎城將軍一樣的下場。” 張女士的辦公室里擺放著不少花草。她指著其中一盆盛開的鮮花對記者說:“這是蝴蝶蘭,不是伯父最愛的‘中國蘭’。伯父在臺北有一個溫室花房專門養‘中國蘭’,其中有些價值非常昂貴,而且不是每株都能開花,主要是欣賞葉子的形態。” 張閭蘅還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她逗她的伯父說:“您種了一屋子不能吃的韭菜,真是浪費。”張學良回答:“您真是俗不可耐,只知道吃。” 從一九六五年開始,張閭蘅從美國返臺,跟伯父交往甚密,感情深厚。“作為張將軍的親屬,我很幸運,伯父時時教誨我,如何做一個有人格的人,如何寬恕別人,更要知道感恩和如何愛別人,他對我的一生實在影響很大。” 在一個多小時采訪的最后,張閭蘅給記者看了一些張學良的近照,并希望記者轉達她一個強烈的信息,“伯父張學良是一位愛國、為國犧牲的偉人,不希望有些不法之徒,利用他的名聲與旗號謀利,做出有損張學良名譽的事。”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