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
"大師"當"智囊" 春都"火腿腸"由盛而衰令人沉痛 2001年11月04日 10:20 中新網鄭州11月4日消息:河南洛陽春都集團公司曾引領中國火腿腸產業從無到有,市場占有率最高達70%以上,資產達29億元。然而,僅僅經歷幾年短暫的輝煌,這家明星企業便倏然跌入低谷。如今春都上百條生產線全線告停,企業虧損高達6.7億元,并且欠下13億元的巨額債務。昔日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的場面,成了春都人美好的追憶。 今天新華社播發通訊《昔日產業龍頭今日虧損負債 春都何以跌入困境?》,解剖其原因。文章如下: 企業盲目擴張,政府職能錯位 春都集團的前身是洛陽肉聯廠,主要從事生豬收購和屠宰。在企業負責人高鳳來的果斷決策下,1987年8月,中國第一根被命名為“春都”的火腿腸在這里誕生,并迅速受到市場青睞,銷售額從最初的2億多元猛增到20多億元,年創利潤2億多元。春都狂飆突進帶動了整個火腿腸產業在國內迅速崛起,并迅速形成了強大的產業群體優勢。 也許成功來得太容易,春都的經營者頭腦開始膨脹發熱,當地領導也要求春都盡快“做大做強”,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于是洛陽當地制革廠、飲料廠、藥廠、木材廠等一大堆負債累累、與肉食加工不相干的虧損企業被一股腦歸于春都名下。 1988年以來,春都集團先后兼并了洛陽食品公司等企業11家,全資收購鄭州群康制藥廠等6家,與此同時,先后對河南思達科技集團等24家企業進行參股或控股,使集團員工從1000來人很快突破1萬人。在金融機構的鼎力支持下,數億元資金像胡椒面一樣被春都撒向這些企業。 通過幾年的擴張,春都資產平均每年以近6倍的速度遞增,由1987年的3950萬元迅速膨脹到29.69億元。然而,擴張不但沒有為春都帶來多少收益,還使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由于戰線過長,春都兼并和收購的17家企業中,半數以上虧損,近半數關門停產;對20多家企業參股和控股的巨大投資也有去無回。 經營管理簡單粗放,“算命大師”充當“智囊” 春都發家于火腿腸,但在多元化戰略下,這一看家本領卻被忽視。在人才、技術、設備上有著明顯優勢、對企業至關重要的屠宰工序,卻被春都淘汰給了原料供應商們,主營業務大幅萎縮。為在價格競爭中取勝,春都竟然通過降低產品質量來降低生產成本,含肉量一度從85%降到15%,以至春都職工把自己生產的火腿腸戲稱為“面棍”。春都很快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銷量直線下滑,市場占有率從最高時的70%狂跌到不足10%。 春都巨大的資金黑洞和擺譜充闊更讓人吃驚。公司斥資3000萬元在遠離生產區的市區收購了旋宮大廈酒店,用作辦公場所,還為各科室和中層以上干部分別配備了專車。春都與新西蘭一家公司搞旅游項目合作,一張白條擲出7萬美元,結果項目沒搞成,錢也沒了蹤影。投資外地一家藥廠的200多萬元資金,對方沒忘記,春都的賬上卻找不到記載。 春都經營者曾強烈意識到人才的重要,并一度向社會發出呼喚:“只要是大學生,不管學什么的,統統要!”一些被春都事業吸引的大學生紛紛前來投奔,大學生、研究生一度達到2000多人。但是,這些研究生、大學生進廠后大多和臨時工一樣被分配到車間拉板車、干粗活,殺豬賣肉。 尤其荒唐的是,為了彌補經營管理能力上的缺陷,春都的決策者竟在一些顧問的介紹下,從全國各地物色了一批“算命大師”作為智囊團,為其“出謀劃策”,指點迷津。據介紹,在春都集團,大到人事任免、投資決策,小到領導出差的方向、辦公室門的朝向,都會讓“大師”們看看吉兇。一位“算命大師”到春都廠區轉了一圈后說,春都一個大門容易堵塞財路,要再建一個。廠里馬上新建大門,僅每年多支付門衛的開支就是幾十萬元。還有一位“大師”為了讓春都支持自己在某地的生意,竟然用“國家要遷都”之類的謊言迷惑春都領導。1997年,春都滑坡的勢頭顯露后,全體中層以上干部甚至被安排集體聽大師們講“意念”。 “改制”花樣翻新“投資饑渴”難填 春都從定向募集資金搞股份制改造到進行中外合資,從組建企業集團到構建母子公司體制,從資產重組到選擇集團公司部分資產重組上市,都一一作了嘗試,卻依然沒能阻止其走入困境的步伐。 洛陽市經貿委一位領導一語中的:春都亂投資、亂擴張,花樣翻新的改制說到底是為了滿足其“投資饑渴癥”。據測算,春都近年來通過各種途徑融資高達20多億元,僅在當地5家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就在10億元以上。 1993年8月,春都在原洛陽肉聯廠的基礎上進行股份制改造,組建春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432家股東定向募集法人股1億股,募集資金近2億元。春都把這筆錢用來搞多元化發展,先是投資1000多萬元對8家企業進行參股經營,后又投資1.5億元對16家企業進行控股經營。結果改制改成了一個個累贅,春都與這次發展的大好良機失之交臂。 1994年9月,春都與美國寶星投資公司等5家外商合資,吸引外資折合人民幣2.9億元。但合資后外方發現春都的問題,于1997年尋找理由提出撤資。按照協議,本息加上紅利,春都一次損失1億多元。 1996年,春都在原來股份制的基礎上進行新的改制和資產重組。從股份公司中分離了國有獨資的春都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母公司,再分離成立了14個子公司。疲于改制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遍地開花的技改、新上項目不是停滯,就是夭折。從“七五”到“九五”,春都技改投資高達7.28億元,基本沒有收益。 1998年12月,已是虧損累累的春都集團決定選擇集團公司部分資產重組上市,募集資金4.24億元。大股東春都集團和上市公司春都食品股份實際上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人員、資產、財務根本沒有分開。上市后的第三個月,春都集團就從上市公司抽走募集資金1.9億元用于償還其它債務,此后又陸續“有償占用”上市公司數筆資金,合計高達3.3億元,占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總數的80%,從而造成上市公司對公眾承諾的10大投資項目成為一紙空談。 2000年5月,中國證監會鄭州特派辦向春都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整改要求,限其在2000年底解決大股東資金占用問題,同時向有關領導機構通報了春都股份有限公司在機制轉換、募集資金使用、資產質量較差、重大信息披露不充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此時的春都已經跌入了困境之中。 春都由盛而衰的教訓,令人沉痛、發人深省。(謝登科 江時強) 相關報道:大股東董事倒戈 春都A狀告控股股東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系我們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