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ieliaobaba.com |
|
兩會觀瀾:“入世”使中國糧食站在了十字路口 2000年3月8日 20:30 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電 兩會觀瀾:“入世”使中國糧食站在了十字路口 中新社記者 蘇貴友 “無糧挨餓,有糧發愁”,中國農民沒料到有朝一日會為糧食賣不出去發愁。正當農民為此叫苦不迭的時候,有消息 傳來,中國與美國簽定了進口五萬噸小麥合同,且今后進口數量將增至五百萬噸。 這還不算,中國一旦“入世”,根據協議將大幅減讓和削減非關稅壁壘,進口糧的涌入將對中國糧棉等大宗農產品造 成沖擊,加劇國內賣糧難、農民增收慢等諸多矛盾。“屋漏偏逢連夜雨”,中國糧食剛脫離了長期短缺,又陷入“內憂外患” 之中,中國農業何去何從? “入世”大勢不可逆轉,參與到全球經濟游戲之中當然要遵守規則,開放市場。經濟界人士認為,中國農業經受陣痛 在所難免,長痛不如短痛,唯一出路就是對農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實現與世界農業對接。 全面調整農業結構是化解國內外不利因素、趨利避害的妙筆,可謂正逢其時。這是由于,一方面目前國內糧食儲備較 大,原先一直想做卻無法進行的農業結構調整現在條件具備;另一方面,可抓住“入世”前后這段寶貴的過渡期,未雨綢繆, 增強國家農業綜合實力,為以后參與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奠定基礎。 中央確定的農業產業結構、品種品質結構以及區域生產結構調整,符合中國農民的利益。隨著國人今后對肉禽蛋等畜 產品、水產品需求大增,發展畜牧業、林業和水產業,搞糧食和其它農產品深加工、精加工大有可為;搞花卉、果品等特色農 產品、高附加值產品不僅增收,還能出口換匯,何樂而不為? 過去中國農業“以量取勝”情有可原,如今市場變了,民眾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吃好,盲目種植已不可取。國家規定, 從今年新糧上市起,部分品質較差、不受市場歡迎的糧食品種要退出保護價收購范圍,這給中國農民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優 質優價,種什么東西,您看著辦。因此,這兩天在人代會上,朱(金右加容)基一再對農民代表說,種什么你們還是得找市場 ,別找市長。區域協作是現代農業一個重要方面,既要一盤棋,也要因地制宜形成區域特色。東部距離市場近,適宜發展優質 出口農業;西北因缺水則適合發展節水農業等。 西部大開發也是此次農業結構調整的一個契機。中國官方提出建設和保護西部地區生態環境,退耕還草還林,封山綠 化,以糧代賑等措施,在當前國家糧食儲備相對充裕時機下切實可行。國家為退耕綠化的農民提供糧食,讓其專心種樹植草, 既治理了西部水土流失,又緩解了賣糧難壓力,不僅造福西部地區,對全國農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 意義。 “入世”不只是外國農產品的涌入,也為中國農產品擴大出口打開通道。今后一段時期內,中國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在 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優勢和競爭力,可為農民增收開辟新的渠道。 另外,中國農業的產業化、工業化程度不高,市場農業尚未形成等諸多問題,都有望在“入世”刺激下盡快解決。而 搞好此次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捋順與世界農業的銜接環節,則是中國“入世”后保持農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完) 相關專題:2000年兩會專題 |
|||
Back to Top | |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論壇 | |
政治透析 | 經濟觀察
| 科教文苑 | 社會時尚
| 體育博覽 | 娛樂放送
| 軍事天地 | 兩岸三地 | 神州掠影 | 華人世界 | 國際了望 中新社專稿選介 | 中新社圖文專稿 | 中新社新聞圖片 | 中新社影視產品 | 中新社經濟信息 |
|
中國新聞社版權所有,所刊稿件務經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