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ieliaobaba.com |
|
從原則立場到現實行動:東西德、南北朝鮮、聯邦、邦聯、公投等模式均不適用于臺灣 2000年3月22日 10:11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完全屬于中國內政。而東西德與南北朝鮮的產生,則是二戰后根據國際協議形成的 。 德國的分裂與統一,均是按二戰期間和戰后的一系列國際協議完成的,朝鮮被分裂為南北兩部分則是在美國的操 縱下出現的結果。臺灣則是由二戰期間的國際協議歸還中國,而且當時的中國政府也恢復了行使對臺灣的主權。雖然海峽兩岸 尚未統一,但是領土和主權并未分割,仍然屬于一個中國。中國政府歷來反對用處理德國問題和朝鮮問題的方式來處理臺灣問 題。 邦聯制模式是若干主權國家的聯合,本質上說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如果實行邦聯制,臺灣將變成一個獨立的國家, 事實上臺灣就從中國分裂出去。這不是統一,而是分裂。 中國自秦漢以來,一向實行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臺灣歷來都是中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如果實行聯邦制,中國 將出現以臺灣為一元,大陸為一元的所謂“二元聯邦制”,必然引發一系列新的矛盾,留下長期的隱患。 臺灣分裂勢力企圖以所謂“主權在民”為借口,企圖以所謂公民投票決定臺灣前途是玩火行徑,不僅不能得逞,更會 把臺灣引向災難。因為,“主權在民”又稱“國民主權”,是指主權屬于一個國家的“全體國民”,而不是指某一部分或某一 地區的人民。 “一國兩制”的模式將臺灣作為特別行政區,不僅享有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享有一定的外事權,而 且還可以擁有軍隊,中央政府不派軍隊和行政人員駐臺,不收稅,這些都已經超越了聯邦制國家中成員邦所享有的權利。 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臺灣合理的空間并沒有受到影響。目前,臺灣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保持著廣泛而密切的 經貿關系和文化交流,臺灣與世界上200個左右的國家和地區有經貿往來。目前,臺灣每年對外貿易總額超過2000億美 元。與此同時,臺灣參加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已逾800個,臺灣同胞每年到國外旅游、經商、求學和進行學術、文化、 體育等交流活動的達百萬人次以上。此外,臺灣還以“中國臺北”的名義參加了國際奧委會、亞洲開發銀行、亞太經濟合作會 議等國際組織。 每當臺灣同胞在國外生命財產遇到威脅,或正當權益受到侵犯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像對待祖國大陸 同胞一樣,通過各種途徑、想盡辦法為臺胞排憂解難。如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時,中國大使館幫助滯留在科威特的100 多名臺灣勞務人員安全撤離;1995年日本大阪、神戶發生強烈地震時,中國駐日使館及時幫助、撫慰受災的臺胞;199 7年柬埔寨內戰爆發時,當數百名滯留在金邊的臺商和臺灣旅游者求助無門的時候,中國大使館及時伸出援手,向柬方交涉要 求保護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并協助他們安全轉移。此外,當在索馬里、阿根廷、菲律賓等地臺灣漁船漁民被扣時,我駐外 使館都積極與有關方面交涉,幫助他們脫離困境。(編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有關資料) 相關專題:兩岸關系新觀察 |
|||
Back to Top| 新聞大觀 | 中新專稿 | 中新圖片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論壇 | | |
中國新聞社©新浪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