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紐約九月十六日電 (記者 郭健)聯大總務委員會昨日斷然拒絕尼加拉瓜十三國提案,盡管該提案不再提“
臺灣重返聯合國”,而代之以“審查中華民國在臺灣所處的特殊國際處境,以確保其二千二百萬人民參與聯合國工作和活動的
基本權利得到充分尊重”的說詞。
會上發言的四十八個成員國代表——它們占六十八位發言者的壓倒多數——非常清楚:提案中“特殊國際處境”,實
質就是李登輝先生“特殊國與國關系”的代名詞,就是要否定國際社會公認、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早就確立的一個中國原則
,在聯合國這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中制造麻煩和混亂。
引人注目的是,過往六次審議“臺灣重返聯合國”提案時均不置一詞的美、英、法三個常任理事國,這次都明確反對
或間接表示不同意該案列入聯大議程。臺灣當局“運作”“友邦”拉票以期獲得西方大國支持的努力受挫,恐怕是“兩國論”
始作俑者始未料及的。
問題最簡單不過。《聯合國憲章》第四條明確規定,唯有主權國家才有權成為聯合國會員國。臺灣作為中國的一個省
,根本沒有資格參與聯合國及其所有專門機構的工作和活動。李登輝下令“凍省”,臺灣在世人眼中仍然是中國的一個省;拋
出“兩國論”,海內外中國人不答應,絕大多數國家不認賬,美國總統也對“麻煩制造者”表示不滿,奈何?
誰都知道,沒有山姆大叔后臺撐腰,分裂勢力沒那膽量公開祭出“一中一臺”、“兩個中國”和“臺灣獨立”。李登
輝七月放出“國與國關系,至少是特殊國與國關系”,看準的是“炸館”事件后中美關系處于低潮的“天賜良機”。殊不知,
美國雖有一股反華親臺勢力,然而一個中國卻是二十七年來從尼克松到克林頓六位總統的一而貫之的政策。在美國領導人心目
中,美中之間國家政府關系比之美臺之間民間地區關系,孰重孰輕,當然一清二楚。日前奧克蘭江澤民克林頓峰會后,中美關
系走出陰影,重新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怎能期望用美國青年人的血卷入與美國根本利益相沖突的臺海戰爭。
十三國提案試圖為“盟友”尋找所謂“國際生存空間。”其實,大陸并非一味打壓,不許臺灣有“國際生存空間”。
中國對與之建交國家同臺灣建立非官方聯系一直不持異議。早年奧運會、亞運會臺灣不以“主權國家代表團”而以“中國臺北
”身份參賽取得佳績,大陸同胞歡欣,世人為之刮目。近年來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香港特首和臺灣的“部長”
以地區負責人或地區部門負責人的身份與會,何言“國際生存空間被封殺”?至于要與主權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平起平坐的生
存空間,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出現奇跡。
信奉“愈用愈大愈好”理論的李登輝先生,把“兩國論”鬧到了各國外交人士風云際會的聯合國總部,自以為他的高
論會被愈來愈多的會員國接受,不料聯署的提案國為七年之最少,為臺灣說項的國家也一年比一年少。聯大主席昨日據絕大多
數國家意見一錘定音:不予表決決定不列議程。落得如此結果,臺灣當權者似乎應對“銀彈外交”認真檢討一番,從中悟出一
些道理來才好。(完)